|
張作詩送硯反劍,乃和其詩,卒以劍歸之 / 作者:蘇軾 |
我淚猶可拭,日遠當日忘。
母哭不可聞,欲與汝俱亡。
故衣尚縣架,漲乳已流床。
感此欲忘生,一臥終日僵。
中年忝聞道,夢幻講已詳。
儲藥如丘山,臨病更求方。
仍將恩愛刃,割此衰老腸。
知迷欲自反,一慟送余傷。
|
|
張作詩送硯反劍,乃和其詩,卒以劍歸之解釋:
這首詩詞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題為《張作詩送硯反劍,乃和其詩,卒以劍歸之》。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我淚猶可拭,日遠當日忘。
盡管我可以擦干眼淚,但日子已經過去,往事應該忘記。
母哭不可聞,欲與汝俱亡。
母親的哭聲不應該被聽到,我愿意與你一同離世。
故衣尚縣架,漲乳已流床。
舊衣服還掛在架子上,乳房已經漲得滿床都是。
感此欲忘生,一臥終日僵。
因為感受到這一切,我希望忘卻生命,整天躺臥僵硬。
中年忝聞道,夢幻講已詳。
我在中年得以榮幸地聽聞道理,但如夢幻般的講述已經詳細。
儲藥如丘山,臨病更求方。
藥物儲備像一座山一樣,面對疾病,更需要尋找治療方法。
仍將恩愛刃,割此衰老腸。
仍然用愛的利劍,割斷這憔悴的心臟。
知迷欲自反,一慟送余傷。
明白困惑而希望自我反省,一聲痛哭送別我的傷痛。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蘇軾對生活的痛苦和無奈之情。他描述了自己內心的掙扎和對逝去時光的淡忘之愿。詩中也透露出對母親的深情和對生命的思考。蘇軾感嘆中年時光已逝,他在追求道理的過程中領悟到一切都是如夢幻一般虛幻。他意識到生命的脆弱和疾病的威脅,但仍然堅持用愛去面對衰老和傷痛。最后,他表達了對自我迷失的渴望,希望通過痛哭來釋放內心的傷痛。整首詩詞充滿了對生命和人性的思考,以及對生命的痛苦和無奈的抒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