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湯珙秘校遺沉水管筆一枝 / 作者:梅堯臣 |
沉香細干天通中,束毫為呼諸葛翁。
久從海上厭持握,乞與阮籍書途窮。
物珍豈宜賤子有,更後應合歸王公。
虛堂凈幾塵不到,硯傍置架珊瑚紅。
乃知用遇自有處,君今莫嘆居蒿蓬。
|
|
湯珙秘校遺沉水管筆一枝解釋: 《湯珙秘校遺沉水管筆一枝》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沉香細干天通中,
束毫為呼諸葛翁。
久從海上厭持握,
乞與阮籍書途窮。
這首詩詞以描述一支沉香制成的細干筆,它的筆尖通達如天,被用來書寫呼喚著諸葛翁的文字。詩人表示自己長期在海上漂泊,對于握持筆的感覺已經厭倦,因此請求將這支筆送給阮籍,以繼續書寫自己的心情。
物珍豈宜賤子有,
更后應合歸王公。
虛堂凈幾塵不到,
硯傍置架珊瑚紅。
詩人認為珍貴的物品不應該由貧窮的人擁有,而應該歸屬于王公貴族。他的書房空蕩無物,幾案上的塵埃都無法沾染,而硯臺旁邊放置著一架珊瑚紅色的筆架。
乃知用遇自有處,
君今莫嘆居蒿蓬。
詩人認為每個人都會有適合自己的機遇和位置,只要等待合適的時機,就能找到自己的歸屬。他勸告君主不要悲嘆自己目前的居處如同蒿蓬一般,因為未來可能會有更好的機遇等待著他。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一支沉香制成的細干筆,表達了詩人對于自己漂泊生活的厭倦和對于更好機遇的期待。同時,詩人也表達了對于物質貴重與歸屬的思考,以及對于命運和機遇的理解。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展現了詩人的情感和思考,給人以深思的啟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