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郡 / 作者:蘇軾 |
古觀正依林麓斷,居民來說水泉甘。
亂溪赴渭爭趨北,飛鳥迎山不復南。
羽客衣冠朝上象,野人香火祝春蠶。
汝師豈解言符命,山鬼何知托老聃。
(觀有明皇碑,言夢老子告以享國長久之意。
|
|
五郡解釋:
《五郡》是蘇軾寫的一首詩,描繪了五個郡縣的景象,表達了一種對自然和人生的思考。以下是我給出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中文譯文:
古觀正依林麓斷,
居民來說水泉甘。
亂溪赴渭爭趨北,
飛鳥迎山不復南。
羽客衣冠朝上象,
野人香火祝春蠶。
汝師豈解言符命,
山鬼何知托老聃。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五個郡縣為背景,描繪了其中的景色和人物。首先,"古觀正依林麓斷,居民來說水泉甘",描述了郡縣周圍的古廟依托在山腳下,居民們稱贊著清甜的泉水。這句詩意味著大自然的景色和資源給人們帶來了喜悅和滋養。
接下來,"亂溪赴渭爭趨北,飛鳥迎山不復南",描繪了溪流向著渭河蜿蜒流去,而飛鳥們卻飛向山脈的北方,這表達了自然界萬物追求生機和向往更美好的地方的本能。
然后,"羽客衣冠朝上象,野人香火祝春蠶",描繪了文士們穿著華麗的衣冠,出現在朝廷上,而普通百姓們則在家中祭拜香火,祈愿春蠶的豐收。這句詩意味著不同階層的人們有著不同的生活和追求,但都在為美好的事物付出努力。
最后兩句詩,"汝師豈解言符命,山鬼何知托老聃",表達了對于命運和道德規范的質疑。詩人認為汝師(指高人、道士)又怎么能夠理解和解釋命運的規律呢?而山中的鬼怪又怎么可能明白老子的思想和教誨呢?這句詩意味著人們對于命運和道德問題的思考和懷疑。
整首詩通過描繪自然景色、社會現象和哲學思考,展示了蘇軾對于人生和宇宙的思索。他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將自然景色和人類行為相結合,表達了對于人生和命運的疑問與思考,展示了他的洞察力和詩人的情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