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覃秀才久留山中以詩見寄次其韻 / 作者:蘇軾 |
季子應嗔不下機,棄家來伴碧云師。
中秋冷坐無因醉,半月長齋未肯辭。
擲簡搖毫無忤色,(汪善書,托寫諸人詩。
)投名入社有新詩。
飛騰桂籍他年事,莫忘山中采藥時。
|
|
汪覃秀才久留山中以詩見寄次其韻解釋:
《汪覃秀才久留山中以詩見寄次其韻》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季子應嗔不下機,
棄家來伴碧云師。
中秋冷坐無因醉,
半月長齋未肯辭。
擲簡搖毫無忤色,
(汪善書,托寫諸人詩。)
投名入社有新詩。
飛騰桂籍他年事,
莫忘山中采藥時。
詩意:
這首詩以蘇軾的朋友汪覃為主題,表達了汪覃秀才遠離家園,寄居在山中的心境和情感。季子是指季友,應嗔指責汪覃不下山與他會面。汪覃舍棄了家庭,來到山中與名為碧云師的文人為伴。中秋時節,他冷靜地坐著,卻沒有醉意,表示他在山中以清靜為樂,不追求世俗的歡愉。他堅持長期齋戒,不愿離開這種清修的生活方式。他寫字的態度謙遜而恭敬,擲簡搖毫毫不違背規矩,甚至還替別人寫詩。他入社投名,表明他有了新的作品,希望獲得更多的認可。最后兩句寄托了他對未來的期望,他希望自己的名字飛揚在文壇上,但同時也不忘記小時候在山中采草藥的時光。
賞析:
這首詩以蘇軾的朋友汪覃為主題,展現了汪覃秀才在山中清修的生活態度和追求。整首詩氛圍清寂,表達了作者對朋友的欣賞和敬重。汪覃舍棄了塵世的喧囂,選擇了寂靜的山中生活,追求清心寡欲。他冷靜地面對自己的境遇,不追求世俗的歡愉與醉意。他長期齋戒,堅守自己的信念,不肯輕易離開。他謙遜而恭敬地對待寫字,搖毫時毫不違背規矩,甚至替別人寫詩,展現出他的才華和寬厚的心胸。他投名入社,希望通過與文人交流互動,提升自己的藝術成就。最后兩句表達了他對未來的期許,希望自己的名字能在文壇上閃耀,但依然珍惜過去在山中采草藥的樸素時光。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展現了汪覃秀才高尚的品質和追求,同時也傳遞出作者對友人的贊美和祝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