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城子(再游武夷,至晞真館,與道士泛月而歸) / 作者:李綱 |
武夷山里一溪橫。
晚風清。
斷霞明。
行至晞真、館下月華生。
仙跡靈蹤知幾許,霞明。
行至晞真、館下月華生。
仙跡靈蹤知幾許,云縹緲,石崢嶸。
羽人同載小舟輕。
玉壺傾。
薦芳馨。
酣飲高歌,時作步虛聲。
一夢游仙非偶爾,回棹遠,翠煙凝。
|
|
江城子(再游武夷,至晞真館,與道士泛月而歸)解釋: 《江城子(再游武夷,至晞真館,與道士泛月而歸)》是宋代李綱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武夷山中一條溪水橫貫。
晚風清爽,夕陽的余暉明亮。
一路行至晞真館,月光在館下閃耀。
仙人的足跡和靈氣留下了多少痕跡,
霞光明亮。行至晞真館,月光在館下閃耀。
仙人的足跡和靈氣留下了多少痕跡,
云霧飄渺,石頭嶙峋。
羽人與我一同乘坐小舟輕盈地漂流。
玉壺中的美酒傾瀉而出,芬芳馨香四溢。
暢飲高歌,時而作出虛無縹緲的聲音。
一場夢中的仙游并非偶然,
返舟向遠方駛去,翠綠的煙霧凝結。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詩人再次游歷武夷山的景象。他在山中流水橫貫的溪流旁行走,感受著晚風的清爽和夕陽的余暉。當他來到晞真館,月光在館下照亮了整個場景。詩人感嘆仙人的足跡和靈氣在這里留下了痕跡,仙境的氣息彌漫在云霧飄渺的山中。
詩中還描繪了與仙人一同乘坐小舟漂流的情景,暢飲美酒,高歌歡快。詩人借此表達了自己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的感受,將這次仙游視作一場夢境般的體驗。最后,他乘舟離開,遠離這片翠綠的仙境。
賞析:
這首詩詞以描寫自然山水和仙境為主題,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流暢的語言,展現了詩人對自然景色和仙境之美的贊美和追求。詩人通過描繪晚風、夕陽、月光等元素,營造出一種寧靜、神秘的氛圍。
詩中以“晞真館”為中心,將仙境的奇特之處展現得淋漓盡致。仙人的足跡和靈氣象征著超凡脫俗的存在,令人向往。詩人乘坐小舟與羽人一同漂流,暗示了他與仙境的親近和融合。
整首詩詞意境明朗,文字流暢,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山水和仙境之美的向往與追求,展示了他對人生的超越和憧憬。讀者在賞析中可感受到仙境之美的神秘與超然,以及詩人對于人間仙境的向往與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