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渡海至瓊管天寧寺詠阇提花三首 / 作者:李綱 |
深院無人簾幕垂,玉英翠羽燦芳枝。
世間顏色難相似,淡月初殘未墜時。
冰玉風姿照座騫,炎方相遇且相寬。
纻衣縞帶平生志,正念幽人尚素冠。
阻涉鯨波寇盜森,中原回首涕沾襟。
清愁萬斛無消處,賴有幽花慰客心。
|
|
渡海至瓊管天寧寺詠阇提花三首解釋:
渡海至瓊管天寧寺詠阇提花三首注釋①詩題,天寧寺,在瓊山府城北一里西廂,宋建。元,明多次修建,改名,至明永樂年間知府王修扁其門曰“海南第一禪林”。阇提,印度語,音譯。亦作“阇梨”,梵語,意為僧徒之師也。“詠阇提花”,贊美寺院僧徒所栽的花木。
②“玉英”句,大意謂白色的花似玉,青綠的葉似翠鳥之羽燦爛掛樹枝。
③冰玉風姿,冰玉,比喻清潤;風姿,風度儀態。
④炎方,炎熱的南方。
⑤纻衣縞帶,《左傳·襄公二十九年》:“(吳季札)聘于鄭,見子產如舊相識,與之縞帶,子產獻纻衣焉。”后因以“縞纻”指深厚的情誼。
⑥“正念”句,幽人,幽居之人,隱士。素冠,《詩·檜風》篇名。舊說均謂剌不能守“三年”之喪。蓋因“素冠”“剌人”等詞聯想而云。清代學者或疑為寫檜君國破被執,拘于叢棘,其臣不勝悲痛,愿與同歸就戮。這句大意說,正欲尋隱者為友,尚且同生死。
⑦萬斛,形容量之極多。斛,量器名,古代以十斗為一斛,南宋末年改為五斗。
⑧幽花,幽雅的花。幽,僻靜。杜甫《有客》詩:“幽棲地僻經過少。”引申為“幽雅”。渡海至瓊管天寧寺詠阇提花三首創作背景李綱被貶至瓊,游瓊山府城天寧寺,詠花抒情,尋知音,訴衷情,北望中原淚沾襟,無奈何,賴花消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