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江仙 / 作者:謝逸 |
玉樹臨風賓欲散,黃昏約馬嘶庭。
幽歡未盡有余清。
瓊糜方一啜,銀燭已雙擎。
坐久香津生齒頰,何須五斗消酲。
艷歌聲里醉魂醒。
明年思此會,旌旆想登瀛。
|
|
臨江仙解釋: 《臨江仙》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謝逸。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臨江仙》中文譯文:
玉樹臨風賓欲散,
黃昏約馬嘶庭。
幽歡未盡有余清,
瓊糜方一啜,
銀燭已雙擎。
坐久香津生齒頰,
何須五斗消酲。
艷歌聲里醉魂醒,
明年思此會,
旌旆想登瀛。
《臨江仙》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仙境般的場景,詩人在江邊和一群朋友歡聚,享受著音樂和美酒的歡樂時光。
首先,詩中描述了玉樹臨風的賓客,意味著他們風姿綽約、非常出眾。黃昏時分,大家約定在庭院中,馬嘶聲回蕩著,增添了一絲凄涼的氣氛。盡管歡樂的時刻還未結束,但人們心中已經充滿了余韻和清幽之感。
接下來,詩人描述了瓊糜和銀燭。瓊糜是一種美酒,象征著美好和豐富。詩人只是喝了一小口,但已經能夠感受到其中的美妙。銀燭則表示照明之物,這里象征著照亮了歡樂的氛圍。
詩人坐得久了,香津溢出,使得頰上的齒頰變得生動。這里描述了人們長時間的歡聚,使得身心愉悅,容顏煥發。詩人提問:為什么還需要五斗酒來增添煩惱呢?五斗酒是古代的一種濃酒,這里表示不需要再喝酒來追求快樂,因為已經滿足于眼前的歡樂。
最后,詩人描述了艷歌聲中醉魂的蘇醒。在美妙的歌聲中,詩人的靈魂被喚醒,他開始思考明年再次相聚的事情。他想起了登上神話中的仙境瀛洲所需要的旌旆,這里象征著美好的愿望和期待。
整首詩通過描繪歡聚的場景,表達了人們在美好的環境中享受歡樂時光的愉悅和滿足感。同時,詩中也透露出對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對未來的期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