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居雜興六首 / 作者:林逋 |
薄夫何苦事奸奸,一室琴書自解顏。
峰后月明秋嘯去,水邊林影晚樵還。
文章敢道長于古,光景渾疑剩卻閑。
多少煙霞好魚鳥,令人惆悵謝東山。
|
|
深居雜興六首解釋: 《深居雜興六首》是宋代詩人林逋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薄夫何苦事奸奸,
一室琴書自解顏。
峰后月明秋嘯去,
水邊林影晚樵還。
這首詩詞表達了林逋深居山野的生活態度和情感體驗。詩人自稱“薄夫”,意指自己的名聲不顯赫,地位不高,生活簡樸。他在這種深居的環境中,不受外界的干擾,專心于琴書之事,自得其樂,心情舒暢。
詩中提到“峰后月明秋嘯去”,描繪了秋天的夜晚,月亮從山峰后升起,清冷的月光灑在山野之間。這里的“秋嘯”可以理解為秋風吹拂山林的聲音,給人一種寧靜而凄美的感覺。
接著,詩人描述了水邊的林影和晚歸的樵夫。林影指的是山林中的樹木投下的倒影,晚歸的樵夫則是指在傍晚時分歸家的伐木工人。這些景象都展現了大自然的寧靜和生機,與詩人深居的生活方式相呼應。
最后兩句“文章敢道長于古,光景渾疑剩卻閑。多少煙霞好魚鳥,令人惆悵謝東山。”表達了詩人對自己文學才華的自信和對逝去的時光的感慨。他認為自己的文章比古人更出色,但他的光景卻仍然默默無聞,被人遺忘。他感嘆著多少美好的景色和自然的生靈,令人感到惆悵,仿佛在向東山的謝意。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深居山野的生活和自然景色,表達了詩人對寧靜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對時光流轉的思考。同時,也展現了詩人對自己才華的自信和對現實的無奈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