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居雜興六首 / 作者:林逋 |
上書可有三千牘,下筆曾無一百函。
閒卷孤懷背塵世,獨營幽事傍云巖。
僧分乳食來陰洞,鶴觸茶薪落蠹杉。
未似周颙少貞勝,北山應免略相銜。
|
|
深居雜興六首解釋: 《深居雜興六首》是宋代詩人林逋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上書可有三千牘,
下筆曾無一百函。
閒卷孤懷背塵世,
獨營幽事傍云巖。
僧分乳食來陰洞,
鶴觸茶薪落蠹杉。
未似周颙少貞勝,
北山應免略相銜。
中文譯文:
寫了三千多卷書,
卻只寄出不到一百封。
我孤獨地卷起思緒,背離塵世,
獨自從事幽雅的事情,靠近云巖。
僧人送來乳食,進入陰暗的洞穴,
鶴觸碰到茶火,落在被蟲蛀的杉木上。
我不像周颙那樣年少時就有才名,
北山的景色應該不會被輕易相提并論。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林逋深居山中的生活態度和情感體驗。他自稱寫了三千多卷書,但只寄出了不到一百封,暗示他在深山中獨自沉思,遠離塵世的喧囂。他將自己的心思和情感都卷起來,背離塵世的紛擾,專注于追求幽雅的事物,與云巖相伴。
詩中提到僧人送來乳食,鶴觸碰茶火,落在被蟲蛀的杉木上,這些描寫增添了詩詞的意境和情感色彩。僧人送來乳食,暗示著林逋與外界的聯系,而鶴觸碰茶火、落在被蟲蛀的杉木上,則表達了歲月的流轉和事物的腐朽。這些描寫與林逋深居山中的生活形成鮮明的對比,凸顯了他追求幽雅和超脫塵世的心境。
最后兩句提到了周颙,他是北宋時期的文學家,以才名聞名。林逋自謙未能像周颙那樣年少時就有才名,但他認為北山的景色應該不會被輕易相提并論,暗示自己的獨特性和對自然的獨特感悟。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展現了林逋深居山中的生活態度和情感體驗,表達了他追求幽雅和超脫塵世的心境,同時也展示了他對自然和人生的獨特感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