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雜興四首 / 作者:林逋 |
掉臂何妨入隱淪,高賢應總貴全真。
次山有以稱聱叟,魯望兼之傳散人。
拂水遠天孤榜晚,夾村微雨一犁春。
不知圖畫誰名手,狀取江湖太古民。
|
|
雜興四首解釋: 《雜興四首》是宋代詩人林逋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掉臂何妨入隱淪,
高賢應總貴全真。
次山有以稱聱叟,
魯望兼之傳散人。
拂水遠天孤榜晚,
夾村微雨一犁春。
不知圖畫誰名手,
狀取江湖太古民。
中文譯文:
拋開世俗束縛何妨隱居,
高尚的人應該追求真實。
次山有人稱為聱叟,
魯望也傳承了散人的精神。
拂水遠天,孤榜晚歸,
夾村微雨,一犁春耕。
不知道是哪位畫家的作品,
描繪了江湖中古老的民風。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林逋對隱居生活和散人精神的贊美。詩人認為,拋開世俗的紛擾,選擇隱居是一種高尚的追求,因為只有在隱居中,人們才能真正接近自然和真實的自我。詩中提到的"次山"和"魯望"都是隱士的代表,他們以自己的行為和思想傳承了散人的精神,成為了值得稱道的人物。
詩中描繪了拂水遠天、孤榜晚歸、夾村微雨等景象,展現了隱居生活的寧靜和與自然的親近。這些景象中蘊含著春天的氣息,表達了對春天的向往和對農耕生活的贊美。
最后兩句"不知圖畫誰名手,狀取江湖太古民"表達了詩人對畫家的贊美和對江湖民風的描繪。詩人欣賞畫家的技藝,但卻不知道畫作的作者是誰,這也暗示了詩人對于江湖民間藝術的推崇和對古老民風的珍視。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隱居生活和散人精神的贊美,以及對自然和民間藝術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于追求真實、遠離塵囂的向往和贊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