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洞霄宮 / 作者:林逋 |
大滌山相向,華陽路暗通。
風霜唐碣久,草木漢祠空。
劍石苔花碧,丹池水氣紅。
幽人天柱側,茅屋灑松風。
|
|
洞霄宮解釋: 《洞霄宮》是宋代詩人林逋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幽靜而神秘的洞霄宮景象,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情感和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大滌山相向,華陽路暗通。
風霜唐碣久,草木漢祠空。
劍石苔花碧,丹池水氣紅。
幽人天柱側,茅屋灑松風。
這首詩詞的詩意主要圍繞著洞霄宮的景象展開。大滌山和華陽路相對而立,形成了一種壯麗的景觀。風霜已經經過了許多年,唐碣上的痕跡依然存在,但是草木已經長滿了漢祠,顯示出歲月的流轉和人事的更迭。劍石上的苔花呈現出碧綠的色彩,丹池中的水氣則呈現出紅色。在這個幽靜的地方,有一個隱居的人,他的茅屋灑滿了松風。
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展現了一種寧靜、神秘的氛圍。大滌山和華陽路的對峙,象征著自然界的壯麗和力量。風霜和唐碣的存在,提醒人們歲月的流轉和歷史的沉淀。草木長滿漢祠,暗示著人事的更迭和時光的變遷。劍石上的苔花和丹池中的水氣,給人一種生機勃勃的感覺。而幽居的人,通過茅屋灑松風,表達了他與自然的親近和追求寧靜的心境。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寧靜、神秘和自然之美的追求,同時也反映了人與自然的關系和歲月的流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