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上初春偶作 / 作者:林逋 |
梅花開盡臘亦盡,春暖便如寒食天。
氣色半歸湖岸柳,人家多上郭門船。
文禽相并映短草,翠瀲欲生浮嫩煙。
幾處酒旗山影下,細風時已弄繁弦。
|
|
湖上初春偶作解釋: 《湖上初春偶作》是宋代詩人林逋的作品。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梅花開盡臘亦盡,
春暖便如寒食天。
氣色半歸湖岸柳,
人家多上郭門船。
這首詩描繪了初春時湖上的景色。梅花已經開完,冬天也過去了,春天的氣息彌漫在空氣中,就像寒食節的天氣一樣溫暖。湖岸邊的柳樹開始變得生機勃勃,人們紛紛乘船上郭門(湖上的門樓)。這里的“郭門船”指的是湖上的船只,它們載著人們穿越湖面。
文禽相并映短草,
翠瀲欲生浮嫩煙。
幾處酒旗山影下,
細風時已弄繁弦。
在湖上的短草中,各種文雅的鳥類相互輝映,綠色的湖水中泛起了嫩綠的煙霧。在幾處山影下,可以看到遠處的酒旗,微風吹過時,仿佛已經彈奏起了繁復的音弦。
這首詩通過描繪湖上初春的景色,表達了春天的到來和大自然的生機勃勃。林逋運用細膩的描寫手法,將自然景色與人們的生活融合在一起,展現了春天的美好和人們對春天的期待。同時,詩中運用了對比的手法,將冬天與春天、湖岸與湖水、短草與山影等進行對比,增強了詩歌的藝術感染力。
總的來說,這首詩以簡潔而細膩的語言描繪了湖上初春的景色,展現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機,給人以愉悅和溫暖的感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