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盱眙山寺 / 作者:林逋 |
下傍盱眙縣,山崖露寺門。
疏鐘過淮口,一徑入云根。
竹老生虛籟,池清見古源。
高僧拂經榻,茶話到黃昏。
|
|
盱眙山寺解釋: 《盱眙山寺》是宋代詩人林逋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盱眙山寺的景色和僧人的生活情景,展現了山寺的寧靜和禪意。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下傍盱眙縣,山崖露寺門。
疏鐘過淮口,一徑入云根。
竹老生虛籟,池清見古源。
高僧拂經榻,茶話到黃昏。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盱眙山寺為背景,通過描繪山寺的景色和僧人的生活,表達了詩人對寧靜和禪意的追求。
首先,詩人描述了山寺的位置,位于盱眙縣下方,山崖上露出寺門。這種山寺的布局給人一種隱秘而神秘的感覺。
接著,詩人提到了遠處傳來的疏鐘聲,鐘聲從淮河口傳來,穿過山寺,給人一種悠遠的感覺。詩人用“一徑入云根”來形容進入山寺的小徑,意味著山寺高聳入云,給人一種超脫塵世的感覺。
然后,詩人描繪了竹林的景象,描述竹子發出的虛弱的聲音,這種聲音給人一種寧靜和安詳的感覺。詩人還提到了清澈的池塘,池水清澈見底,可以看到古老的源泉。這里可以理解為詩人在表達山寺的環境清幽和自然之美。
最后,詩人描寫了高僧拂拭經書的情景,以及茶話到黃昏的場景。這表明山寺中的僧人過著寧靜而簡樸的生活,他們專注于修行和禪悟,通過讀經和品茶來度過時光。這種生活方式給人一種超脫塵世的感覺,也體現了詩人對寧靜和內心平靜的向往。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描繪盱眙山寺的景色和僧人的生活情景,表達了詩人對寧靜和禪意的追求,展現了山寺的寧靜和禪意,給人一種超脫塵世的感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