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薛學士 / 作者:林逋 |
飛徵偶未下天衢,古群寬閑且寄居。
曾許布衣通一刺,每留蔬食看群書。
高齋已想閑丹灶,清夢誰同話直廬。
江外敢知無別計,只攜琴鶴聽新除。
|
|
寄薛學士解釋: 《寄薛學士》是宋代詩人林逋的作品。這首詩描述了詩人的生活態度和追求。
詩中的第一句“飛徵偶未下天衢”表達了詩人的志向和追求。飛徵是指高舉文才,未下天衢則表示還未在社會上展現自己的才華。詩人希望能夠在寬廣自由的環境中寄居,追求內心的寧靜和自由。
接下來的兩句“古群寬閑且寄居,曾許布衣通一刺”表達了詩人對于寧靜自由生活的向往。他寧愿過著簡樸的生活,也不愿追逐功名利祿。他曾經許下誓言,要以布衣之身通達一切事物。
詩的下半部分“每留蔬食看群書,高齋已想閑丹灶”表達了詩人對于清貧生活的選擇和對于學問的追求。他寧愿吃素食,專心研讀群書,而不是追求物質享受。他的高齋已經想象出了閑適的丹灶,這里指的是煉丹的地方,象征著詩人追求精神上的升華。
最后兩句“清夢誰同話直廬,江外敢知無別計,只攜琴鶴聽新除”表達了詩人對于清凈寧靜生活的向往。他希望能夠與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談論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他不愿受制于世俗的束縛,只希望帶著琴和鶴,去聽取新的消息和變化。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于寧靜自由生活的向往,追求內心的升華和追求真理的渴望。詩人寧愿過著清貧的生活,專心研讀書籍,與志同道合的人交流,追求精神上的升華。這首詩詞展現了詩人的生活態度和追求,具有深刻的詩意和賞析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