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間石 / 作者:林逋 |
入夜跏趺多待月,移時箕踞為看山。
苔生晚片應知靜,云動秋根合見閑。
瘦鶴獨隨行藥后,高僧相對試茶間。
疏篁百本松千尺,莫怪頻頻此往還。
|
|
林間石解釋: 《林間石》是宋代詩人林逋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夜晚來到林間,我多次盤腿坐著等待月亮的出現,不時調整姿勢坐在箕踞的位置上觀賞山景。晚霞中的青苔應該知道我喜歡寧靜,云朵在秋天的根部上飄動,也能看到它們的閑適。瘦弱的鶴跟隨著我行走,仿佛是在服用藥物之后,我與一位高僧在品茶的間隙相對而坐。稀疏的竹籬笆有上百根,高聳的松樹有千尺,不要驚訝我頻繁地來回穿梭其中。
詩意:
《林間石》描繪了詩人在林間的一系列景象和心境。詩人在夜晚等待月亮的出現,通過調整姿勢來欣賞山景,展現了他對自然的敬畏和對寧靜的追求。詩中的青苔、云朵和秋天的根部等意象,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界的細膩觀察和對自然變化的感知。詩人與瘦弱的鶴一同行走,與高僧共品茶,展示了他與自然和人文的交融與共生。最后,詩人頻繁往返于竹籬笆和高聳的松樹之間,表達了他對這片自然環境的熱愛和向往。
賞析:
《林間石》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描繪了自然景觀和人文情感,展示了林逋獨特的詩境和情感表達。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夜晚的月亮、青苔、云朵、秋天的根部、瘦弱的鶴、高僧和竹籬笆等,這些意象與詩人的心境相互映襯,使整首詩詞充滿了生動的畫面感和情感共鳴。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和對人文情感的表達,詩人展示了對自然和人文的熱愛、敬畏和追求,使讀者在閱讀中能夠感受到詩人內心深處的寧靜與美好。整首詩詞以自然景觀為背景,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情感的抒發,使讀者能夠與詩人一同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和人文的溫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