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閣偶書 / 作者:林逋 |
繞舍青山看未足,故穿林表架危軒。
但將松籟延佳客,常帶嵐霏認遠村。
吳榜自能凌晚汰,湘累何苦屬芳蓀。
余生多病期怡養,聊此棲遲一避喧。
|
|
山閣偶書解釋: 《山閣偶書》是宋代詩人林逋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繞舍青山看未足,
我繞著住所的青山欣賞,卻覺得還不夠。
故穿林表架危軒。
于是我穿過林木,在山頂搭建起一座危險的亭子。
但將松籟延佳客,
我只愿意邀請懂得欣賞的客人來聽松樹的聲音,
常帶嵐霏認遠村。
常常帶著山間的霧氣,認識遙遠的鄉村。
吳榜自能凌晚汰,
吳地的才子們自有能力在晚上超越別人,
湘累何苦屬芳蓀。
湘江的才子們為何要辛苦地屬于芳蓀(指花草樹木)。
余生多病期怡養,
我余下的生命多病困擾,期望能夠得到悠閑的養生,
聊此棲遲一避喧。
只好在這里安靜地棲息,避開喧囂。
這首詩詞以山閣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山水的喜愛和對閑適生活的向往。詩人通過繞舍觀賞青山,搭建危軒,邀請佳客,認識遙遠的鄉村,表達了對自然景色的熱愛和對友誼的珍視。詩中還提到了吳地和湘江的才子,暗示了詩人對文人境遇的思考。最后,詩人以自己多病的身體為背景,表達了對寧靜生活的向往和對喧囂世界的避讓。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寧靜生活的向往,同時也反映了詩人對社會現實的思考和對人生的感慨。通過描繪山閣、青山、松樹、嵐霏等自然景物,詩人將自己的情感與自然融為一體,展現了對自然的熱愛和對人生的思考。整首詩詞意境清新,給人以寧靜、舒適的感覺,讓人感受到了詩人內心深處的寧靜與安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