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鄭戶曹賦席上果得榧子 / 作者:蘇軾 |
彼美玉山果,粲為金盤實。
瘴霧脫蠻溪,清樽奉佳客。
客行何以贈,一語當加璧。
祝君如此果,德膏以自澤。
驅攘三彭仇,已我心腹疾。
愿君如此木,凜凜傲霜雪。
斫為君倚幾,滑凈不容削。
物微興不淺,此贈毋輕擲。
|
|
送鄭戶曹賦席上果得榧子解釋:
《送鄭戶曹賦席上果得榧子》是蘇軾的一首宋代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彼美玉山果,粲為金盤實。
瘴霧脫蠻溪,清樽奉佳客。
客行何以贈,一語當加璧。
祝君如此果,德膏以自澤。
驅攘三彭仇,已我心腹疾。
愿君如此木,凜凜傲霜雪。
斫為君倚幾,滑凈不容削。
物微興不淺,此贈毋輕擲。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蘇軾送給鄭戶曹一籃榧子的情景。榧子是一種美味可口的果實,宛如金盤上的寶物。蘇軾將這籃榧子奉獻給鄭戶曹,表達了對友人的贊美和祝福。他希望鄭戶曹能夠像這榧子一樣,美德如同滋養膏油般滋潤自己和他人。詩中還表達了蘇軾心懷憤恨,希望能夠消除內心的敵意,同時寄予鄭戶曹能夠像堅硬的木材一樣,傲然挺立于嚴寒的冰雪之中,不受外界的摧殘。最后,蘇軾提醒鄭戶曹珍惜這份贈禮,不要輕易拋棄。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蘇軾送贈榧子的情景,把握了傳統詩詞的抒情和賦情特點。通過運用富有意象的描寫,將榧子比作美玉山果,形容它們宛如金盤上的珍寶。這種比喻既突出了榧子的珍貴和美味,又在詩中營造出一種高雅的氛圍。詩人以“瘴霧脫蠻溪,清樽奉佳客”表達了自己將這份美味獻給貴客的心情,同時表達了對友人的敬重和祝福。
詩人借贈榧子之物,寄托了自己的情感和愿望。他希望鄭戶曹能夠像這榧子一樣,擁有美德如同滋養膏油般滋潤自己和他人的能力。同時,他也表達了自己內心的憤恨和決心,希望能夠消除心中的敵意,擺脫困擾。最后,蘇軾以“斫為君倚幾,滑凈不容削”形容榧子的堅硬和珍貴,寓意著希望鄭戶曹能夠像這樣的木材一樣,凜然傲立于嚴寒的冰雪之中,不受外界的摧殘。
整首詩詞運用了富有意象和比喻的語言,展示了蘇軾細膩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通過對榧子的描繪和賦予象征意義,詩人在其中表達了對宋代詩人蘇軾的《送鄭戶曹賦席上果得榧子》描述了蘇軾送給鄭戶曹一籃榧子的情景。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那美麗的玉山果,閃爍著金盤的光澤。
瘴霧消散于蠻溪,清樽奉獻給尊貴的客人。
作為禮物該如何贈送,一句話勝過千金。
祝福你擁有這樣的果實,它以美德滋養自身。
擺脫三彭的仇恨,已成為我內心的痛楚。
愿你如同這株木材,傲然聳立在寒霜雪中。
雕琢成為你的書桌,光滑潔凈無法被削減。
事物微小卻意義深遠,這份贈禮請不要輕易拋棄。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蘇軾送給鄭戶曹一籃榧子的情景,并蘊含了一層深意。榧子象征美好的品質和美德,蘇軾將其奉獻給鄭戶曹,表達了自己對友人的敬重和贊美,并祝愿他能像這榧子一樣,以德行來滋養自己和他人。蘇軾還表達了自己對仇恨的厭倦,希望能夠消除內心的痛楚。最后,他以木材的形象勉勵鄭戶曹,希望他能像堅硬的木材一樣,傲然挺立在嚴寒的冰雪中,不受外界的侵蝕。整首詩詞寄托了蘇軾對友人的美好祝愿和對內心境遇的思考。
賞析:
《送鄭戶曹賦席上果得榧子》運用簡潔而富有意象的語言,生動地描繪了詩人送贈榧子的場景。榧子作為一種珍貴的果實,被比喻為美玉山果,閃耀著金盤的光澤,突出了它的珍貴和美味。詩人將這籃榧子奉獻給鄭戶曹,以清樽奉客的方式表達了對友人的尊敬。
詩中表達了蘇軾對鄭戶曹的期望和祝福。他希望鄭戶曹能夠用行動和言語來贈送美德,以一句話的力量勝過千金禮物。這里所贈送的榧子象征了美德的滋養,詩人希望鄭戶曹能夠通過自身的美德來滋養自己和他人。
詩人還表達了內心的憤恨和渴望解脫之情。他想要擺脫心中的仇恨和痛楚,希望鄭戶曹也能夠遠離紛爭,傲然聳立在寒霜雪中,展示堅韌的品質。
最后,詩人提醒鄭戶曹珍惜這份贈禮,不要輕易拋棄。他以木材的比喻,形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