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夕閒詠 / 作者:林逋 |
屐齒遍庭深,時為擁鼻吟。
微風引竹籟,斜月轉花陰。
靜賞應難極,孤懷自不禁。
蒼然小池上,煙露達青岑。
|
|
春夕閒詠解釋: 《春夕閒詠》是宋代詩人林逋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屐齒遍庭深,
時為擁鼻吟。
微風引竹籟,
斜月轉花陰。
靜賞應難極,
孤懷自不禁。
蒼然小池上,
煙露達青岑。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春夜的景象。詩人穿著木屐,踏遍庭院的深處,感受著春天的氣息。他在微風中聽到竹葉的聲音,看到斜掛的月亮將花影倒映在地上。在這寧靜的環境中,他沉浸在賞月的樂趣中,但同時也感到內心的孤獨和思念之情。他站在小池塘旁,看到煙霧和露水彌漫在青山之間。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春夜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思緒。詩人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細膩的描寫,使讀者能夠感受到春夜的寧靜和美好。詩中的屐齒、擁鼻吟、微風、竹籟、斜月、花陰等形象,都展現了春夜的細微之處。詩人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自己內心的孤獨和思念之情。他站在小池塘旁,看到煙霧和露水彌漫在青山之間,這種景象進一步強化了他內心的孤獨感。整首詩詞以簡潔而精練的語言,展現了詩人對春夜的深情和對生活的思考。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春夜景象的描繪,以及對內心情感的表達,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對自然的感悟。讀者在閱讀這首詩詞時,可以感受到春夜的美好和詩人內心的思緒,同時也可以通過詩人的感悟,思考自己對生活和自然的感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