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蝸牛 / 作者:蘇軾 |
腥涎不滿殼,聊足以自濡。
升高不知回,竟作粘壁枯。
|
|
蝸牛解釋:
《蝸牛》是宋代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針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腥涎不滿殼,
聊足以自濡。
升高不知回,
竟作粘壁枯。
詩意:
這首詩詞以蝸牛為主題,以蝸牛的生活狀態和行為來表達作者的情感和思考。蝸牛的腥涎(唾液)并沒有填滿自己的殼,但對蝸牛來說,這已足夠自我滋潤。蝸牛爬升到較高的地方后,卻無法回頭,最終被困在壁上干枯。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蝸牛的形象,表達了作者對自身境遇的思考和感悟。蝸牛在詩中象征著平凡的人,他們可能無法滿足物質上的追求,但他們仍然能夠從有限的資源中找到滋潤自己的快樂。這種對于適度滿足的態度,給人以深思。蝸牛升高后不能回頭,象征著一旦決定選擇了某個方向,就無法回到原點,有時候選擇可能會導致損失和困境。這種無法回頭的遺憾和困境,使人不禁思考自己在人生道路上的選擇和取舍。
整首詩詞簡練而意蘊深遠,通過對蝸牛的描繪,展示了作者對生活中普通人的關注和思考。它提醒人們要珍惜眼前的幸福,同時也要謹慎選擇自己的前進方向,避免后悔和困境。這首詩詞展示了蘇軾獨特的寫作風格和深邃的思考,讓讀者在簡短的文字中感受到了豐富的情感和哲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