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昭武訪李友山詩社諸人 / 作者:戴復古 |
吟過長亭復短亭,喜于溪上訪詩朋。
雕鎪已被天公怒,狂狷仍遭俗子憎。
故故愁人長夜雨,明明照我短檠燈。
休思京口相逢日,喜雨樓中賦大鵬。
|
|
過昭武訪李友山詩社諸人解釋: 詩詞:《過昭武訪李友山詩社諸人》
作者:戴復古
朝代:宋代
吟過長亭復短亭,
喜于溪上訪詩朋。
雕鎪已被天公怒,
狂狷仍遭俗子憎。
故故愁人長夜雨,
明明照我短檠燈。
休思京口相逢日,
喜雨樓中賦大鵬。
中文譯文:
在長亭和短亭間吟唱,
我喜歡去溪邊訪問詩友。
精巧的雕刻已經招來上天的憤怒,
狂狷的個性仍然受到世俗之人的憎恨。
過去的憂愁長夜雨,
明明照亮了我手中的短檠燈。
不要再思念我們在京口相遇的日子,
讓我在喜雨樓中寫下關于大鵬的賦詩。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詩人戴復古在訪問李友山詩社的過程中所感受到的情緒和思考。
詩的開頭,詩人吟唱著穿過長亭和短亭,展示了他游走于山水之間的愉悅心情。他非常喜歡去溪邊訪問詩友,尋找靈感與交流。
然而,詩人注意到自己的作品已經引起了上天的怒火,用"雕鎪已被天公怒"來形容這種憤怒。這可能是指他的作品受到了批評或者遭到了不公正的對待。盡管如此,他的狂狷個性仍然遭到了世俗之人的憎恨,可能是因為他的行為或言辭與主流社會觀念不符。
詩人表達了他內心深處的憂愁與孤獨,用"故故愁人長夜雨"來描繪這種心境。然而,他用明亮的短檠燈照亮了自己的心靈,給自己帶來了一絲安慰和溫暖。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于過去在京口相遇的日子的不再思念,他希望在喜雨樓中寫下一篇關于大鵬的賦詩。這可能是在表達他對未來的向往和對創作的熱情。
整首詩以抒發詩人內心情感為主線,通過對自然景色、個人遭遇和內心感受的描寫,展示了詩人在追求藝術與自我表達的過程中所經歷的喜怒哀樂。這首詩詞既有對現實社會的批判和反思,也有對詩人自身情感的抒發,展現了宋代文人的獨特思想和情感體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