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念奴嬌(癸已重九,同陳漢卿、張叔信、王任道登金石臺作) / 作者:管鑒 |
登高作賦,嘆老來筆力,都非年少。
古觀重游秋色里,冷怯西風吹帽。
千里江山,一時人物,迥出塵埃表。
危闌同憑,皎然玉樹相照。
惆悵紫菊紅萸,年年簪發(fā)、應笑人空老。
北闕西江君賜遠,難得一枝來到。
莫話升沈,且乘閑暇,贏得清尊倒。
飲酣歸暮,浩歌聲振林杪。
|
|
念奴嬌(癸已重九,同陳漢卿、張叔信、王任道登金石臺作)解釋: 《念奴嬌(癸已重九,同陳漢卿、張叔信、王任道登金石臺作)》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管鑒。這首詩詞描述了作者登高作賦的情景,感慨自己年老后的筆力不如年少時,但仍然有心向往古觀賞秋景,卻因為冷風吹帽而感到猶豫。詩中表現(xiàn)了千里江山和時代人物的壯麗景象,彰顯出與塵埃不同的獨特魅力。詩人與另一位人士共同站在高臺上,相互倚靠,宛如皎潔的玉樹相互照映。然而,詩人對紫菊和紅萸的凄涼感到惆悵,而且年年扎發(fā)、應笑人們空度年華。北闕和西江的君主賜予了作者一支枝葉,難得來到他這里。詩人勸告不要談論升沉的事情,而是要利用閑暇時光,享受清酒的美味。在飲酒暢快歸家的時候,他浩歌的聲音回蕩在林杪間。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自己年老后筆力減退的感慨,同時展現(xiàn)了他對美景和時代的贊美。他通過對古觀秋景和人物的描寫,表達了對過去輝煌的景象的向往和對現(xiàn)實的失望。在詩中,作者以自然景色和人物對比的方式,展示了自己與時代的不同,以及對生命的思考和感慨。整首詩以豪放的筆觸和暢快的節(jié)奏,傳遞出作者豁達、樂觀的情緒,并將讀者引入到他的體驗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