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鷓鴣天(席上贈別) / 作者:管鑒 |
楊柳梢頭月未殘。
杏花開盡卻春寒。
賓鴻社燕尋常別,渭北江東別更難。
尊欲盡,夜將闌。
明朝馬首便長安。
懸知不作人間住,歸去春風玉筍班。
|
|
鷓鴣天(席上贈別)解釋: 《鷓鴣天(席上贈別)》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管鑒。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楊柳梢頭月未殘,
杏花開盡卻春寒。
賓鴻社燕尋常別,
渭北江東別更難。
尊欲盡,夜將闌。
明朝馬首便長安。
懸知不作人間住,
歸去春風玉筍班。
中文譯文:
楊柳梢頭的月亮未完全消失,
杏花開盡了,但春寒仍然存在。
賓客、鴻雁和社燕常常要分別,
渭北和江東的離別更加艱難。
酒尊中的酒快要喝完,夜晚將近。
明天早上,馬頭就要朝向長安(指離別)。
心中明白,不能在人間久留,
回去吧,享受春風,像玉筍一樣嬌嫩。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離別的情景,表達了離人之痛和離情之苦。作者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離別場景,表達了對別離的思考和感受。
詩的開篇,楊柳梢頭的月亮未完全消失,暗示著夜晚尚未結束,而離別的時刻已經臨近。杏花開盡,卻依然感受到春寒,這里用春寒來象征離別的冷漠和寂寞。
接著,詩中提到賓客、鴻雁和社燕的離別。賓鴻指的是拜訪朋友的賓客,社燕指的是在社交場合中相識的人。這些離別都是常態,但渭北和江東的離別更加艱難,可能暗示著遠行的距離更遠、離別更加困難。
詩的下半部分,描寫尊中的酒即將喝盡,夜晚將近,明天一早就要啟程離開。馬首指的是馬的頭部,這里用來表示離別的時刻。作者在這里表達了對離別的無奈和悲傷。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的心情和態度。作者明白離開人世間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他選擇回歸自然,享受春風,像嬌嫩的玉筍一樣,回歸本真。
整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和離別場景的描繪,抒發了作者對離別的思考和感慨,表達了面對離別時的無奈和對歸途的期盼,傳遞出一種追求自然和本真的情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