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起 / 作者:陳師道 |
今日秋風里,何鄉一病翁。
力微須杖起,心在與誰同。
災疾資千悟,冤親并一空。
百年先得老,三敗未為窮。
|
|
病起解釋: 這首詩詞是宋代陳師道所作的《病起》。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今天秋風中,有個病了的老人在思念家鄉。
雖然身體虛弱,但他依然要借助拐杖起身,
心中卻感到孤獨,不知道有誰能與他同病相憐。
災難和疾病使他領悟了許多,而冤屬和親人的離去使他感到空虛無力。
雖然活了一百年,但他的失敗卻未有止境。
詩意:
《病起》是一首描寫病患老人的詩詞。詩人通過描繪老人在秋天的景色中病痛的身影,表達了他對家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雖然老人身體虛弱,但他依然努力起身,意味著他對生命的堅持和希望。然而,他內心的孤獨和無助卻無人能夠體會和分享。災難和疾病使他明白了許多事情,而親人的離去則讓他感到無盡的空虛。最后詩人提到老人雖然活了一百年,但他的失敗似乎沒有盡頭,這反映出生活的艱辛和無奈。
賞析:
《病起》通過描繪病患老人的生活狀態和內心感受,展現了詩人對人生境遇的思考和對人情世故的洞察。詩中的秋天意味著歲月的凋零和生命的脆弱,與老人身體的虛弱相呼應。老人身體的衰弱和依靠拐杖起身的形象,傳達出一種頑強的生命力和對生活的堅持。然而,詩中的老人卻感到內心的孤獨和無助,體現了人在面對病痛和困境時的無奈和孤立。
詩人通過描繪老人的遭遇,表達了對命運的思考和對人生的感慨。災難和疾病使老人變得更加深思熟慮,而親人的離去則讓他感到內心的空虛和失落。最后,詩人以老人活了一百年卻未能擺脫失敗的境地作為結尾,表達了對人生的無奈和無盡的困境。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老人的遭遇和內心感受,通過對生活的觀察和思考,傳達出對人生的思索和對命運的抱怨。這首詩詞以寡淡的筆觸展現了人生百態中的一種境況,引發讀者對生命的反思和對人情世故的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