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豐先生挽詞 / 作者:陳師道 |
精爽回長夜,衣冠出廣庭。
勛庸留琬琰,形像付丹青。
道喪余篇翰,人亡更典刑。
侯芭才一足,白首太玄經。
|
|
南豐先生挽詞解釋: 《南豐先生挽詞》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陳師道。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精神爽朗地回到長夜,
穿戴整齊地走出廣闊的庭院。
才華和品德留在琬琰的筆墨中,
形象和風采永遠留存在丹青之間。
他的學術思想消失在未完成的篇章中,
他的人格消逝在受刑的法度中。
他的才華只能以一只腳的方式繼續流傳,
他的白發證明他對太玄經的執著。
詩意:
這首詩詞是陳師道對南豐先生的挽詞。詩人描述了南豐先生的形象和才華。南豐先生在學術上有出眾的才能,品德高尚,形象風采獨特。然而,他的學術思想未能完全表達出來,他本人也因為某種原因而失去了生命。盡管如此,南豐先生的才華和影響力仍然通過后人的傳述繼續存在,他的學術造詣仍然被人們所推崇。
賞析:
《南豐先生挽詞》通過對南豐先生的描寫,展現了一個具有才華和品德的學者形象。詩中的南豐先生被贊譽為學術上的佼佼者,同時也是一個有著高尚品德和獨特形象的人物。然而,詩詞中也透露出一些遺憾和悲傷。南豐先生的學術思想未能完全傳世,他本人也因為某種原因而英年早逝。盡管如此,他的才華和影響力仍然通過文人墨客的傳述而延續,他的學術成就仍然被后人所推崇和欽佩。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以及對南豐先生形象和命運的描繪,表達了對南豐先生的懷念和敬意。它同時也傳遞了一種對學術和才華的珍視,以及對才華未能得到充分發揮和傳承的遺憾之情。整體而言,這首詩詞展現出了作者對南豐先生的深深敬仰和對學術價值的強烈認同,同時也呈現出對逝去才華的無盡思念和惋惜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