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寒夜 / 作者:陳師道 |
留滯常思動,艱虞郤悔來。
寒燈挑不焰,殘火撥成灰。
凍水滴還歇,風簾掩復開。
孰知文有忌,情至自生哀。
|
|
寒夜解釋: 《寒夜》是陳師道創作的一首宋代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寒夜
留滯常思動,
艱虞郤悔來。
寒燈挑不焰,
殘火撥成灰。
凍水滴還歇,
風簾掩復開。
孰知文有忌,
情至自生哀。
譯文:
寒冷的夜晚,
思緒停滯不前,
困難與憂慮糾纏著悔恨的心情。
寒冷的燈火搖曳不定,
殘留的火苗漸漸熄滅成灰燼。
凍結的水滴停歇,
風簾輕輕地關上又重新拉開。
誰能理解文字的忌諱,
在情感達到極致時自然而生的悲傷。
詩意和賞析:
《寒夜》這首詩以寒夜為背景,通過描繪細膩的場景和情感表達,傳達了作者內心的思緒和哀愁之情。
詩中的"留滯常思動"表達了作者思緒停滯不前的狀態,可能是由于困境和憂慮所致。"艱虞郤悔來"進一步強調了作者在困難中感到后悔和憂慮。這兩句字面上描述了作者的心境,同時也暗示了人們在生活中常常面臨的困境和憂慮。
接下來的描寫以寒冷的燈火和火苗的消逝為象征,揭示了作者內心的孤寂和漸漸消逝的希望。"凍水滴還歇"和"風簾掩復開"交替出現,象征著寒冷的冬夜中一瞬即逝的時光和變幻的情緒。
最后兩句"孰知文有忌,情至自生哀"道出了作者的苦衷。他感嘆人們對文字的不理解和忽視,同時表達了情感達到極致時所產生的無法言表的悲傷。這句詩意味深長,反映了詩人對于文字表達和情感傳達的思考。
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寓意深遠的意象,表達了作者在寒冷的夜晚中內心的困擾和孤獨,同時也傳遞了對于文字表達和情感抒發的思考和感慨。它展示了詩人對人生困境和情感體驗的敏感洞察力,使讀者在閱讀中產生共鳴,并引發對生活和表達方式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