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別黃徐州 / 作者:陳師道 |
姓名曾落薦書中,刻畫無鹽自不工。
一日虛聲滿天下,十年從事得途窮。
白頭未覺功名晚,青眼常蒙今昔同。
衰疾又為今日別,數行老淚灑西風。
|
|
別黃徐州解釋: 《別黃徐州》是宋代陳師道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姓名曾落薦書中,
刻畫無鹽自不工。
一日虛聲滿天下,
十年從事得途窮。
中文譯文:
曾經我的名字出現在推薦的書籍中,
卻描繪了一個毫無才藝的平凡人。
一天之內,虛假的聲音充斥整個天下,
十年奮斗卻走到了一條死胡同。
詩意和賞析:
《別黃徐州》是一首抒發詩人對功名無望、人生苦悶的感慨之作。詩中的黃徐州是指當時的黃州和徐州,代表了官場和社會的虛假和險惡。
詩人自稱姓名曾經出現在推薦的書籍中,暗示自己曾被期望著有所作為,但實際上他卻覺得自己沒有什么特長才能,無法在官場中得到重用。他用“刻畫無鹽自不工”來形容自己,意指自己的才華平平,無法在文采上脫穎而出。
詩中的“一日虛聲滿天下,十年從事得途窮”表達了詩人在官場中的無奈和失望。他感嘆自己辛辛苦苦努力了十年,卻沒有取得任何進展,終究陷入了一片絕望的境地。
最后兩句“白頭未覺功名晚,青眼常蒙今昔同。衰疾又為今日別,數行老淚灑西風”表現了詩人對功名寄予的希望的渴望,但現實卻讓他感到無望。他感嘆自己年紀已大,還未能取得功名,青春的時光像是被現實的殘酷所掩蓋。最后一句表達了詩人離別之際的悲傷和無奈,老淚灑向西風,流露出對逝去歲月的惋惜和對未來的無奈。
這首詩詞通過詩人的親身經歷,表達了對功名無望和人生困頓的感慨,傳達了對社會虛假和現實殘酷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