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李奉議亳州判官四首 / 作者:陳師道 |
吾友張文潛,君行乃其里。
當年釣游處,壯者或可指。
聞風起遐想,意作千古士。
不知塵土中,奴椎婢不齒。
胸中無一塵,筆下有百紙。
勿問見自知,未語君已憙。
與游今已後,行矣勿停軌。
|
|
送李奉議亳州判官四首解釋: 《送李奉議亳州判官四首》是宋代陳師道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以送別李奉議亳州判官為主題,表達了詩人對友人離去的思念之情和對壯志未酬的遺憾。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吾友張文潛,君行乃其里。
當年釣游處,壯者或可指。
聞風起遐想,意作千古士。
不知塵土中,奴椎婢不齒。
胸中無一塵,筆下有百紙。
勿問見自知,未語君已憙。
與游今已后,行矣勿停軌。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友人離去來表達詩人的感情。詩中的“吾友張文潛”指的是離去的朋友李奉議,詩人對他的離去心存思念。詩人稱他為“君行乃其里”,意味著他的離去使得這個地方失去了他的存在,也暗示了詩人對他的重要性和珍貴之情。
接著,詩人回憶起過去與李奉議一起垂釣游玩的場景,這些經歷使得他們壯志滿懷,可以指點江山。聞到風起,詩人的思緒也隨之遠離,想象著自己成為千古留名的士人。然而,詩人也感到無奈,他不知道李奉議在塵土之中的遭遇,不知道他是否受到奴役或輕蔑。
詩人自稱“胸中無一塵”,表示自己內心純潔無雜念。他在筆下有百紙,指的是自己有許多作品,有著豐富的文學創作。詩人說不要問他是否自信,因為他還沒有與李奉議交流,但他的心中已經充滿了喜悅。
最后,詩人告別李奉議,表示與他一同游玩的時光已經過去,他將繼續前行,不停留在原地。這里的“行”可以理解為繼續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標,不停止前進。
整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友人離去的思念之情、對友人的贊賞和珍視,同時也透露出對自己理想追求的堅定和對未來的期許。詩人通過深情的文字描繪了友情和壯志,展現了宋代士人的風貌和情感世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