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無斁雪後二首 / 作者:陳師道 |
取性無通介,隨時有異同。
雪余蓋地白,春淺著梢紅。
寄食虛長算,論詩闕近功。
相看不相棄,賴有古人風。
|
|
次韻無斁雪後二首解釋: 《次韻無斁雪後二首》是宋代詩人陳師道的作品。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白雪覆蓋大地,春天初至,紅色點綴新梢。從性情而言,沒有固定的規(guī)矩,隨時刻而有異同。這首詩寄托了我對自然和人性的觀察和思考。
詩中的雪意味著純潔和寒冷,它覆蓋了大地,使一切都變得潔白一片。而春天的到來,則讓一些新生的生命透露出紅色的希望,給人們帶來了喜悅。這種自然景象的對比,可以引發(fā)人們對自然界和人性的思考。
作者提到自己的性情并沒有固定的準則,而是隨時刻而有變化和不同。這可能表達了作者對自我的覺察,他意識到人性是復雜而多變的,不應被固定的定義所束縛。這種靈活性和包容性,使得人們能夠在不同的情況下適應和變通。
詩的后半部分則涉及到詩歌創(chuàng)作和學問的問題。作者提到自己寄食于虛無,長期以來一直在琢磨探討詩歌的藝術與技巧,而對于功成名就則仍然有所欠缺。這或許是作者對自身成就的反思,他認識到在詩歌創(chuàng)作的道路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然而,作者并沒有因此自暴自棄,而是表達了對古人的敬仰和借鑒之意。他相信,正是古人的風范和精神,為他提供了前行的動力和指引。這種對古人的致敬,也表達了作者對傳統(tǒng)文化的珍視和承托。
整首詩表達了作者對自然和人性的觀察,以及對詩歌創(chuàng)作和學問的思考。它展現(xiàn)出作者對自身的審視和反思,同時也表達了對古人智慧的敬仰和向往。通過這首詩,讀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對生命和藝術的獨特洞察力,以及對人性多變和自由的理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