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雁二首 / 作者:陳師道 |
來往違寒暑,飛鳴在稻粱。
未知溟海大,不肯過衡陽。
|
|
雁二首解釋: 《雁二首》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陳師道。這首詩描繪了雁鳥在冬夏季節往來的景象。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雁二首》中文譯文:
雁鳥來往,不顧嚴寒和酷暑,
高飛鳴叫,穿越在稻田和糧食之間。
它們不知道浩渺的海洋有多么廣闊,
所以不愿意飛越衡陽地。
詩意和賞析:
《雁二首》以描繪雁鳥飛越季節變化的景象為主題,通過雁鳥的行為抒發了詩人對自然界的觀察和感慨。詩中的雁鳥不顧嚴寒和酷暑,勇敢地飛翔,表現出它們頑強的生命力和不畏艱難的精神。它們在稻田和糧食之間飛翔,象征著豐收和富饒。詩人通過雁鳥的形象,表達了對自然界的景象和力量的贊美。
詩人提到雁鳥不愿意飛越衡陽地,衡陽是中國南方的一個地方,這里可能是一種詩意的象征。在中國文化中,衡陽有時被視為北方和南方的分界線,代表著過渡和變化。雁鳥不愿飛越衡陽,可以理解為它們不愿意離開熟悉的環境,不愿面對未知的挑戰和風險。這也可以被視為詩人對人類生活中保持穩定和安逸的思考。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豐富的意境,通過對雁鳥的描寫,展現了自然界的壯麗和生命的頑強。同時,詩人也通過雁鳥的行為,引發了對人類生活態度和選擇的思考。這首詩以其深刻的意境和微妙的表達方式,展現了宋代詩人的才華和對自然與人生的獨特感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