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侍讀蘇尚書 / 作者:陳師道 |
六月西湖早得秋,二年歸思與遲留。
一時賓客余枚叟,在處兒童說細侯。
經國向來須老手,有懷何必到壼頭。
遙知丹地開黃卷,解記清波沒白鷗。
|
|
寄侍讀蘇尚書解釋: 《寄侍讀蘇尚書》是陳師道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六月西湖早得秋,
六月時分,西湖已經早早地迎來了秋天,
二年歸思與遲留。
已有兩年,我的思念和離別之情仍然揮之不去。
一時賓客余枚叟,
此刻身處賓客之中,與我同來的是余枚叟,
在處兒童說細侯。
在這個地方,兒童們正在聊天,細細地討論著身份尊貴的侯爵。
經國向來須老手,
治理國家的事務向來需要經驗豐富的老手,
有懷何必到壼頭。
心中懷有的感慨,為何一定要來到這壼頭(指西湖中的一處景點)。
遙知丹地開黃卷,
遠遠地知道有一處紅紅的土地展開了黃色的卷軸,
解記清波沒白鷗。
解開記憶中的清波,其中沒有一只白鷗。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寫景抒懷的方式表達了作者對西湖的留戀之情以及對歸鄉的思念。作者描述了西湖六月早秋的景色,從而勾起了他的離別之情。詩中提到了作者與賓客、兒童的對話,通過這些人物來襯托出作者的思考和感慨。作者反思了治理國家的經驗和心情,認為并非必須親自到某個具體地點才能理解其中的含義。最后,作者以黃卷和白鷗的形象象征著記憶中的美好和遺失,表達了對往事的懷念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
這首詩詞通過對西湖景色的描繪和對個人情感的表達,展示了作者細膩的情感和對時光流轉的思考。同時,通過對賓客、兒童等人物的描繪,使詩詞更加生動有趣。整首詩意境悠遠,語言簡練,給人以思考和回味的空間,體現了宋代詩人的寫作風格和情感表達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