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答少章 / 作者:陳師道 |
秦郎淮海士,才大難為弟。
蔚然霜雪後,不受江漢洗。
春畦不滿眼,采掇到芹薺。
多病促余年,秋光欲辭抵。
儒林文人行,掘起三界底。
出入銀臺門,為米不為醴。
白頭容北面,斯文分一體。
愧我無異聞,口闞不得啟。
|
|
次韻答少章解釋: 《次韻答少章》是宋代詩人陳師道的作品。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秦郎淮海士,才大難為弟。
這位秦郎是淮海一帶的士人,才華出眾,很難找到他的弟子。
蔚然霜雪后,不受江漢洗。
即使經歷了嚴寒的霜雪天氣,他的才華仍然不受到俗世的磨難。
春畦不滿眼,采掇到芹薺。
他的視野超越了春天的農田,采集到了更加珍貴的芹菜和薤草。
多病促余年,秋光欲辭抵。
他身患重病,時光匆匆,秋天的光景即將離去。
儒林文人行,掘起三界底。
他在儒學文化的圈子里行走,探索出深入人心的道理。
出入銀臺門,為米不為醴。
他雖然經常進出官府的大門,但他為了生計只能以米飯為生,無法享受美酒。
白頭容北面,斯文分一體。
盡管他白發蒼蒼,他的心態仍保持端莊,文雅不減。
愧我無異聞,口闞不得啟。
他對自己的無名和默默無聞感到愧疚,無法言說自己的抱負和心聲。
這首詩描繪了宋代時期一個才華出眾的士人,他身處紛繁世俗之中,雖然受到疾病和經濟困境的困擾,但他依然保持著高尚的品質和追求。他的才華和理想超越了平凡的生活,他渴望有所成就,但卻因種種原因無法實現自己的抱負。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內心的苦悶和無奈,同時反映了當時士人的處境和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