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顏生同游南山 / 作者:陳師道 |
竹杖芒鞋取次行,琳瑯觸目路人驚。
常年此日仍為客,病目今來喜再明。
筋力尚堪供是事,登臨那得總無情。
已知名世徒為爾,可復緣渠太瘦生。
|
|
和顏生同游南山解釋: 《和顏生同游南山》是宋代陳師道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拄著竹杖穿著芒鞋行走,美好的景色令人驚嘆。常年以來作為客人,眼疾今日喜獲新明。身體尚能勝任此事,登臨高處怎能無感情。已知你只為追逐名利,可是你又何嘗不是太過消瘦。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陳師道與和顏生一同游覽南山的情景。詩人用簡潔的語言展現(xiàn)了自然景物的美麗,以及游客的驚嘆和欣喜之情。他表達了自己身體康健、精神愉悅的狀態(tài),同時也暗示了現(xiàn)實世界中名利對人的消瘦和虛無。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南山的美景和游客的情緒,展現(xiàn)了陳師道散發(fā)出的樂觀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通過描述竹杖、芒鞋、路人等細節(jié),詩人勾勒出了一個熱鬧而生動的場景,使讀者仿佛置身其中。此外,詩人還以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表達了對生命和健康的感激之情。他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反映出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以及對美好事物的欣賞與追求。
然而,在詩的最后兩句中,陳師道以一種隱晦的方式表達了對世俗名利的批判。他指出那些為了名利而不顧一切的人,實際上是在消瘦自己的精神和靈魂。這種對現(xiàn)實世界的冷嘲熱諷,使詩詞在細膩的描繪之下,透露出深刻的思考和社會批判的意味。
總之,《和顏生同游南山》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對人生境遇的思考,傳遞出一種積極向上、珍惜生命、抵制功利的哲理觀念,使人們在賞誦之余也能反思生活的真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