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倅蕭大夫借前韻見贈復和答之 / 作者:蘇軾 |
生還粗勝虞,早退不如疏。
垂死初聞道,平生誤信書。
風濤驚夜半,疾病送災余。
賴有蕭夫子,幽懷得少攄。
心閑詩自放,筆老語翻疏。
贈我皆強韻,知君得異書。
滔滔沮叟是,綽綽孟生余。
一笑滄溟側,應無憤可攄。
|
|
廣倅蕭大夫借前韻見贈復和答之解釋:
《廣倅蕭大夫借前韻見贈復和答之》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生還粗勝虞,
早退不如疏。
垂死初聞道,
平生誤信書。
風濤驚夜半,
疾病送災余。
賴有蕭夫子,
幽懷得少攄。
心閑詩自放,
筆老語翻疏。
贈我皆強韻,
知君得異書。
滔滔沮叟是,
綽綽孟生余。
一笑滄溟側,
應無憤可攄。
中文譯文:
生還粗勝虞,
早退不如疏。
垂死初聞道,
平生誤信書。
生命的延續勝過了尊賢重士的意義,
早早地退隱并不如寬宏大度。
臨死之際才開始接觸到道義真諦,
平生以來一直被蒙蔽于虛妄的文字。
風浪驚動夜半,
疾病送來災難的殘余。
幸虧有了蕭夫子(指蕭時中),
他的深思熟慮讓我心靈得到些許安慰。
心境寧靜,自由地寫作詩篇,
筆跡雖然老舊,語言卻流暢而自由。
贈給我的詩篇都是強烈有力的韻腳,
我知道你讀到了與眾不同的書籍。
滔滔沮老是虛偽的,
綽綽孟生(指孟子)才是有真才實學的人。
對于這一切,我只能苦笑,
應該沒有什么怨憤可以排遣了。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可以看作是蘇軾對自身經歷和心境的反思和表達。首先,他表達了自己在生死邊緣的時刻,才開始真正領悟到道義的意義,意味著他之前一直被虛妄的文字所迷惑。這一點可以理解為蘇軾對于自己早年追求功名利祿的經歷的反思,認識到了功名利祿的虛妄和無常。
其次,他提到自己遭受的疾病和災難,但也感激有蕭時中這位朋友的存在,稱贊他的思想和見識給了自己一些心靈的慰藉。這可能反映了蘇軾對于友情和人際關系的重視,以及在逆境中找到支持和安慰的重要性。
而后,蘇軾表達了自己在心境寧靜的時候,自由自在地寫作詩篇的愉悅感受,雖然他的筆跡愈發老舊,但語言卻依然流暢而自由。他贊揚了贈詩給他的人的韻腳和才華,認為他們讀到了與眾不同的書籍,這可能是對于那些對他的詩詞有所賞識的人的贊美和感謝。
最后,蘇軾以幽默的口吻提到了滔滔沮老和綽綽孟生(指孟子)這兩種不同類型的人。他認為沮老是虛偽的,而孟生則是真實有才華的人。蘇軾苦笑著說,面對這一切,他已經沒有怨憤可以排遣了,暗示了他對人生的看淡和豁達。
整首詩詞通過對自身經歷和心境的反思,表達了蘇軾對功名利祿虛妄性的認識,對友情和人際關系的重視,以及對自由寫作和賞識的感激之情。他以幽默的方式表達了對虛偽和真實的對比,并展示了他對人生的豁達態度。
這首詩詞既有個人情感的表達,也有對社會現象和人生價值的思考,展現了蘇軾對于人生的深刻洞察和獨特的表達能力。同時,通過對于生死、友情、自由和真實等主題的探討,這首詩詞也具有普遍的人生意義,讓讀者可以從中汲取啟示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