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月十三日出善利門 / 作者:陳師道 |
十載都城客,孤身冒百艱。
一饑非死所,萬里有生還。
去國吾何意,從人病不間。
共看雙白鬢,似得半生閑。
|
|
九月十三日出善利門解釋: 《九月十三日出善利門》是宋代陳師道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九月十三日,我離開善利門,
十年來一直在都城為客,
孤身冒過百般艱難。
雖然曾經(jīng)饑餓到了臨死的地步,
但我仍然活著,跨越了萬里歸來。
離開故國,我心中有何意?
與人同病相憐,不離不棄。
一同看著我們已經(jīng)白了的雙鬢,
仿佛得到了半輩子的閑暇。
詩意和賞析:
《九月十三日出善利門》描繪了作者離開善利門的情景以及他在都城生活的艱辛經(jīng)歷。詩中表達了作者十年為客的心路歷程,他孤身一人承受了各種困難和挑戰(zhàn)。盡管曾經(jīng)飽受饑餓之苦,但他依然堅持活下來,最終成功歸來。詩人離開故國后,思念之情溢于言表,他與他人共同分擔病痛,互相扶持。詩的最后,描寫了他們一同變白的雙鬢,表達了對時光流轉(zhuǎn)和歲月變遷的感慨,同時也透露出對半輩子的閑暇和寧靜生活的向往。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展示了作者堅韌不拔、頑強生存的精神,同時蘊含了對家園和親情的思念之情。通過描寫自己的艱苦經(jīng)歷以及與他人的情感交流,作者表達了人與人之間互相支持和關(guān)懷的重要性。詩中的雙白鬢象征著歲月的流逝和生命的變遷,呈現(xiàn)出一種淡然寧靜的境界。整首詩情感真摯,抒發(fā)了作者對人生的思考和對理想生活的向往,引發(fā)讀者對生命的珍惜與感悟。
這首詩詞通過簡練的文字表達了作者的心境和情感,同時展現(xiàn)了生活的坎坷和人與人之間的情誼。它以富有感染力的方式傳遞了對生活的熱愛、對困難的勇敢面對以及對人情溫暖的渴望。這種積極向上的精神和對幸福生活的追求,使得這首詩詞在讀者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