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德麟植檜 / 作者:陳師道 |
種木待成材,聊為十年事。
日中趨百里,寧問萬牛費。
植檜三尺強,已有凌云氣。
生世能幾何,擬作千歲計。
眾人笑拍手,君子用其意。
蕭蕭孤竹君,忘言理相契。
名以金石交,椿楊豈奴婢。
緬懷萬仞顛,千丈蔚蒼翠。
蟠根泉石底,用意霜雪外。
寧須大廈才,坐待斧斤至。
散為風雨聲,密作牛馬蔽。
|
|
次韻德麟植檜解釋: 《次韻德麟植檜》是宋代陳師道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種植檜木等待它成為有用的材料,這是一項耗費了十年的工作。在白天的時候,匆匆忙忙地趕行百里路,豈能問及萬牛耗費的力氣。植下的檜木已經長成了三尺高,已經具備了凌云的氣勢。人生能有多少時光可以支配,所以要想像活到千歲那樣來計劃。眾人嘲笑這個想法,但君子卻能領會其中的深意。孤獨而郁秀的竹,是忘卻言語而理解彼此的知己。名譽像金石般珍貴,椿楊豈能成為奴仆。回想起萬仞高峰峭壁,千丈之高的蒼翠景象。盤根深扎于泉水和石頭之間,意境超越了世俗的霜雪。不是僅僅需要宏偉的建筑,而是需要等待斧斤的加工。散落的樹葉沙沙作響,茂密的枝葉掩蓋了牛馬的視線。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植檜的過程和檜木的意義,表達了作者對于時間、生命和人生價值的思考。作者將種植檜木比作人生的奮斗和追求,強調了耐心和堅持的重要性。植檜所需的時間和努力象征了人生中不可避免的付出與等待,而檜木的成長和凌云之氣則象征了人生的成就和追求卓越的品質。詩中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如孤竹、山峰和泉石,展現了作者對自然之美的敬仰和追求。最后,詩人通過對牛馬被茂密的樹林掩蓋的描繪,表達了對于個體意志力量的諷刺,強調了追求卓越和獨立思考的重要性。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深刻的思想,通過對自然與人生的比喻,展現了作者對于時間、生命和追求的思考。同時,詩中的景物描寫和意象運用也展示了作者對于自然之美和人生價值的領悟,給人以啟迪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