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追和沈遼贈南華詩 / 作者:蘇軾 |
善哉彼上人,了知明鏡臺。
歡然不我厭,肯致遠公材。
莞爾無心云,胡為出岫來。
一堂安寂滅,卒歲扃蒼苔。
|
|
追和沈遼贈南華詩解釋:
《追和沈遼贈南華詩》是蘇軾在宋代所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善哉彼上人,
了知明鏡臺。
歡然不我厭,
肯致遠公材。
莞爾無心云,
胡為出岫來。
一堂安寂滅,
卒歲扃蒼苔。
詩意:
這位高尚的上人啊,
你明白明鏡臺的奧秘。
你心滿意足而不厭倦,
愿意傳承遠公的才華。
你心境寧靜,無欲無求,
為何要出離山岫而來。
這一座教堂安靜而荒涼,
歲月已將其覆蓋蒼苔。
賞析:
《追和沈遼贈南華詩》是蘇軾對沈遼所贈的《南華詩》進行追和的作品,表達了對沈遼高尚品德和才華的贊美。詩中以對上人的贊揚和思考展開,描繪了上人的境界和心境。
詩的開頭以善哉彼上人,了知明鏡臺的形式,表達了對上人的贊嘆之情。明鏡臺是古代佛教寺廟中供奉佛像的殿堂,象征著智慧和清凈。蘇軾認為上人洞察了明鏡臺的奧秘,也暗示了上人具有高尚的品德和深邃的見解。
接著,詩中表達了蘇軾對上人的欣賞,他歡然不厭倦地贊頌上人,并愿意將上人的才華傳承下去。這表現了蘇軾對高尚人格和才華的推崇,并表達了他希望能夠繼承上人的精神財富的意愿。
接下來,詩中轉向描繪上人的境界和心境。上人無心云,表示他心境寧靜,沒有世俗的雜念,與云一樣自由自在。然而,蘇軾對上人為何要出離山岫而來表示疑問,暗示了上人超脫塵俗的境界和選擇。
最后兩句描繪了一座安靜而荒涼的教堂,歲月的流轉使其逐漸荒廢。這里可以理解為蘇軾對佛教教堂的描繪,通過描繪教堂的荒涼,表達了對時光流轉和人事易逝的感慨。
整首詩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表達了對高尚人格和才華的贊美,同時描繪了上人的境界和心境,反映了蘇軾對生命和人生境遇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