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張次道再游翠巖之作 / 作者:陳師道 |
去歲尋山有舊題,重來似與故人期。
回巒俯仰如迎客,流水喧鳴擬索詩。
嶺路依危通鳥過,吾身趁健白云隨。
自憐久快屠門嚼,欲往安能久茹芝。
|
|
和張次道再游翠巖之作解釋: 《和張次道再游翠巖之作》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陳師道。這首詩描繪了作者與張次道再次游覽翠巖的情景,表達了對友誼的珍視和對自然景色的贊美。
譯文:
去年我曾在這座山上題過字,
如今再來,仿佛與故友有約。
回望山巒,仿佛在迎接客人,
流水嘈雜,仿佛在向我索取詩句。
山路蜿蜒險峻,鳥兒從我頭頂飛過,
我緊隨其后,身體健壯,白云隨我而行。
自憐我久居樂土,卻常思念戰亂之門,
欲前往何處才能久處仙境。
賞析:
這首詩以作者與張次道再次游覽翠巖的經歷為背景,通過對山水景色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友誼的向往和對自然之美的贊美。詩人用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展示了山巒回轉的景象,流水的潺潺聲音,以及山路的險峻和飛鳥的穿行,使讀者仿佛置身于山水之間。
詩中的"重來似與故人期"表達了作者與張次道再次相聚的喜悅之情,體現了詩人對友情的重視和珍貴。"回巒俯仰如迎客,流水喧鳴擬索詩"描繪了山巒和流水仿佛有靈性地與作者互動,像是在迎接他的到來,并期待他能夠為它們寫下詩句。
詩中也透露出了詩人對久居平安之地的思念和對仙境般生活的向往。"吾身趁健白云隨"表達了詩人身體健壯、精神愉悅的狀態,而"自憐久快屠門嚼,欲往安能久茹芝"則表達了詩人對于平凡生活的反思和對仙境之美的向往。
這首詩以樸實的語言表達了對友誼和自然之美的贊美,既展現了作者對友情的深情厚意,又表達了對理想境界的向往。通過描繪山水景色和抒發內心情感,詩人將讀者帶入到一個美好而富有想象力的環境中,使人們在閱讀中感受到寧靜與愉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