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猴馬 / 作者:陳師道 |
沐猴自戲馬自驚,圉人未解猴馬情。
猴其天資馬何罪,意欲防患猶傷生。
異類相宜亦相失,同類相傷非所及。
志行萬里困一誤,吐豆齕荄甘伏櫪。
|
|
猴馬解釋: 《猴馬》是宋代詩人陳師道的作品。這首詩通過描繪猴子和馬之間的互動,表達了一種深刻的思考和哲理。
詩中描述了一只猴子在戲弄馬匹時,馬受到驚嚇的情景。但是,圈養猴馬的囚徒并不能理解猴子和馬之間的情感糾葛。猴子的聰明才智和馬的無辜并沒有錯,它們的意圖只是為了防患未然,但卻傷害了彼此。這種不同種類的相互適應也會有相互失誤,而同種類之間的傷害則更為嚴重。這種錯誤的判斷和行動可能會導致志向高遠的人陷入困境,使得他們的努力只因一個錯誤而前功盡棄。
詩人以豆齕和荄甘伏櫪作為隱喻,表達了對于人們對待事物的狹隘和錯誤觀點的批評。豆齕和荄甘都是飼養馬匹的糧食,它們被人們認為是廉價和低級的飼料,卻被忽視了它們的實際價值。同樣地,人們對待猴子和馬也存在類似的錯誤觀點,沒有充分理解它們之間的情感和意圖。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于人們狹隘和錯誤觀念的思考和批判。通過猴子和馬的形象,詩人呼吁人們應該超越種類和界限,理解和尊重每個個體的獨特性和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