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劉主簿 / 作者:陳師道 |
平生師友豫章公,矻矻談君口不空。
半面相看吾已了,連城增價子何窮。
三千奏牘諸儒上,四百庵寮一歲中。
二父風流皆可繼,謗禪排道不須同。
|
|
送劉主簿解釋: 《送劉主簿》是宋代陳師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平生師友豫章公,
矻矻談君口不空。
半面相看吾已了,
連城增價子何窮。
三千奏牘諸儒上,
四百庵寮一歲中。
二父風流皆可繼,
謗禪排道不須同。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對劉主簿的送別之情。詩人陳師道平生與豫章公結為師友,對話間豫章公言談不空。詩人感嘆自己已經看透了劉主簿的半面,但對于他的價值和境界卻無法估量。在官場上,劉主簿以才學卓越而受人尊敬,他的奏章被三千儒生推崇,寺廟和官署都為他而增添了光彩。詩人認為劉主簿可以繼承他的風采和學識,而不必追隨他人的詆毀佛學和道學的爭議。
賞析:
《送劉主簿》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詩人對劉主簿的情感和評價。首句平生師友豫章公,直接點出了詩人與劉主簿的師友關系,顯示了他們之間的深厚情誼。短短四句以及后面的托物起興,展示了詩人對劉主簿的贊賞和自信。詩句短小精悍,意境深遠,凝練而不失含蓄。
詩中使用了一些修辭手法,如“矻矻談君口不空”中的倒裝和重復,使詩句更加生動有力。詩中還運用了對比和象征,刻畫了劉主簿的形象和價值。詩人通過“半面相看吾已了,連城增價子何窮”一句,表達了對劉主簿的了解有限,無法評價他的真正價值。這種對比使詩詞更具張力,也使讀者對劉主簿的形象和能力產生了好奇和期待。
最后兩句“二父風流皆可繼,謗禪排道不須同”反映了詩人對劉主簿的認同和支持。詩人認為劉主簿有能力繼承他的風采和學識,而不必在爭議中追隨他人。這種態度顯示了詩人對劉主簿的自信和對他未來發展的期許。
總的來說,《送劉主簿》通過簡練而富有表現力的語言,展示了詩人對劉主簿的贊賞、對他未來發展的期望以及對他人評價的淡然態度。這首詩詞既表達了情感,又蘊含了對人物形象和境界的思考,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和思想內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