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魏衍移沛 / 作者:陳師道 |
積雨斷行路,重江未安流。
胡為冒艱險,迫此米帛謀。
歲晏風作橫,未寬為子憂。
卒然托異縣,所得如所求。
主人如古人,待士禮亦優。
人情樂新知,豈不懷舊丘。
我貧無四壁,愛爾胡能留。
子也尚不容,吾代諸公羞。
勿云百田遠,已作千山愁。
念子舍我去,誰復從我游。
諸石吾未識,因子卜可不。
能此已可尚,終焉致綢繆。
|
|
送魏衍移沛解釋: 《送魏衍移沛》是宋代陳師道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積雨斷行路,重江未安流。
連續的雨水阻斷了行路,大江的水流仍然湍急未平靜。
詩中以"積雨斷行路"形容行程困難,"重江未安流"則表達出江水湍急的景象,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傳達出作者的離情之苦。
胡為冒艱險,迫此米帛謀。
為何要冒著艱險,迫于生計而謀求米糧和絲綢。
詩中通過"胡為"一詞表達出作者對艱難處境的不解,同時通過"米帛謀"表明了作者為生計而奔波的辛苦。
歲晏風作橫,未寬為子憂。
年事已長,風波隨之而來,仍未能安寧,對子孫的憂慮。
詩中以"歲晏風作橫"形容歲月的流轉和風波的不斷,借以抒發作者對子孫未來的憂慮之情。
卒然托異縣,所得如所求。
突然寄托于他鄉之地,所得如同所求。
詩中表達了作者在異鄉得到了自己所期望的結果,暗示了他對于未來的希望與期盼。
主人如古人,待士禮亦優。
主人待客如同古人,對待士人的禮節也十分優待。
詩中贊揚了主人的待客之道,強調了禮節對于士人的重要性。
人情樂新知,豈不懷舊丘。
人們都喜歡追求新知,難道不會懷念舊時的鄉村風貌嗎?
詩中表達了作者對于時代變遷和人們追求新事物的思考,同時對于過去的鄉村生活懷有深深的思念之情。
我貧無四壁,愛爾胡能留。
我貧窮無法提供安定的生活環境,愛爾何能停留。
詩中表達了作者自身貧困的境遇,無法為他人提供舒適的居住條件,因此無法挽留對方。
子也尚不容,吾代諸公羞。
連你都無法容納,我作為代表更加慚愧。
詩中表達了作者在社會地位和身份上的低微,無法為對方提供足夠的尊重和優待,因此感到羞愧。
勿云百田遠,已作千山愁。
不要說百里之外很遠,即使千山萬水也無法解除思念之情。
詩中通過"百田遠"和"千山愁"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對于離別的痛苦和思念之情。
念子舍我去,誰復從我游。
想到你舍棄了我而去,再也沒有人會和我一同游玩。
詩中表達了作者對于離別后無人相伴的孤獨和失落之情。
諸石吾未識,因子卜可不。
我還不熟悉許多地方和景物,因此只能通過你來卜定。
詩中表達對未知的地方和景物的陌生感和依賴他人的情感。
能此已可尚,終焉致綢繆。
能與你有過一段經歷已經足夠可貴,最終將一切整理清楚。
詩中表達了作者對于與對方的相遇和經歷的珍視,并表示將會對過去的一切做出總結和整理。
以上是對《送魏衍移沛》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詩中主要表達了作者對于離別和思念的情感,同時也涉及到社會地位、生計和人情之間的關系等主題。通過對自然景物、人際關系和內心感受的描繪,詩詞展現了作者的情感態度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