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言賀雨出 / 作者:陳師道 |
六月鄞江旱,焦勞刺史憂。
戴星趨洞府,踏月叩龍湫。
引咎青章設,為壇古法修。
山川將爾遍,牲幣豈吾留。
帝意茲回眷,神聰俯應求。
油云潛感召,靈雨忽滂流。
急勢朝翻幕,寒聲暮咽溝。
余波平浦嶼,翠色蔽田疇。
池閣消殘暑,閭閻慶有秋。
邦民無以謝,惟起載途謳。
|
|
五言賀雨出解釋: 《五言賀雨出》是宋代陳師道創作的一首詩詞。詩中描繪了一個旱季的景象,焦慮的官員祈求上天降雨,最終得到了回應,雨水滂沱而至,給人們帶來了夏末秋初的喜悅和慶祝。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六月鄞江旱,焦勞刺史憂。
戴星趨洞府,踏月叩龍湫。
引咎青章設,為壇古法修。
山川將爾遍,牲幣豈吾留。
帝意茲回眷,神聰俯應求。
油云潛感召,靈雨忽滂流。
急勢朝翻幕,寒聲暮咽溝。
余波平浦嶼,翠色蔽田疇。
池閣消殘暑,閭閻慶有秋。
邦民無以謝,惟起載途謳。
這首詩詞表達了人們對雨水的渴望和祈禱,以及在旱情嚴重時,官員們不辭勞苦設壇祭祀天神,希望能引來及時的雨水。詩中運用了山川、星辰、月亮等自然景象,將人與自然相融合,突顯了人們對自然力量的敬畏和依賴。
詩詞的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旱季的景象,展現了人們對雨水的渴望和祈禱的心情。詩中以質樸的語言表達了人們急切盼望雨水的焦慮和憂慮之情,同時也展示了官員們為民眾祈雨的努力和付出。通過山川、星辰、月亮等自然景象的描繪,詩中營造出一種神秘而莊嚴的氛圍,使人不禁感嘆自然界的偉大和人與自然的關系。
詩中的"戴星趨洞府,踏月叩龍湫"表達了官員們不畏艱辛,積極祈求上天降雨的決心和努力。"引咎青章設,為壇古法修"則顯示了祭祀儀式的莊嚴和古老傳統的延續。而"油云潛感召,靈雨忽滂流"則描繪了雨水突然而至的景象,給人以驚喜和希望。
詩詞的最后幾句"余波平浦嶼,翠色蔽田疇。池閣消殘暑,閭閻慶有秋。邦民無以謝,惟起載途謳"則表達了人們因雨水而慶幸的心情,景象的變化使得大地綠意盎然,人們感激雨水的恩澤,用歌頌的方式來表達感激之情。
整首詩詞以樸實的語言、生動的描寫,展現了人們對雨水的渴望與慶祝,以及人與自然相互依存的關系,突顯了宋代人們對自然的敬畏和感恩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