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拄杖供仁山主二首 / 作者:陳師道 |
洗足投筇只坐禪,厭尋歧路費行纏。
老來不復人間事,不用山公更削圓。
|
|
以拄杖供仁山主二首解釋: 詩詞:《以拄杖供仁山主二首》
朝代:宋代
作者:陳師道
詩意:
《以拄杖供仁山主二首》是宋代詩人陳師道的作品。這首詩通過描繪行走拄杖的禪修者,表達了對世俗煩惱的厭倦和對山林禪修生活的向往。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通過描繪禪修者的生活態度和情感狀態,傳達了作者對禪修生活的追求和對人間煩惱的厭倦。
首句“洗足投棹只坐禪”,以洗凈雙腳、坐在拄杖上修行的形象,表現了詩人超脫塵世的心境和專注于內心的修煉。這種修行方式,不再尋求外在的名利和權勢,而是將心神聚焦于內心的寧靜和平和。
第二句“厭尋歧路費行纏”,揭示了詩人對于世俗紛擾的疲倦和厭倦。他不再追求在復雜的人際關系和社會交往中奔波,而是選擇了一條簡單純粹的道路,以拄杖為伴,拒絕了世俗的繁瑣和困擾。
最后兩句“老來不復人間事,不用山公更削圓”,表達了詩人對禪修生活的堅持和追求。他不再關心世俗的事務,而是專注于修行和追求內心的寧靜。這里的“山公”指的是僧侶,而“削圓”則是指削減物質欲望,追求心靈的圓滿和平和。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禪修者的生活態度和精神狀態,表達了詩人對禪修生活的向往和對世俗煩惱的厭倦。通過這種對比和抒發,詩人呼吁人們追求內心的寧靜與平和,超越世俗的紛擾,尋找心靈的凈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