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參寥 / 作者:陳師道 |
平生西方愿,擺落區中緣。
惟於世外人,相從可忘年。
道人贊公徒,相識幾生前。
早作步兵語,晚參云門禪。
舍策孤山下,一室頗蕭然。
林昏出幽磬,竹杪橫疏煙。
昨日寄書至,坐想參寥泉。
此泉如此公,遇物作清妍。
一別今幾時,綠首成白顛。
子亦憐我老,我豈要子憐。
會逢萬里風,一系五湖船。
酌我巖下水,咽子山中篇。
|
|
寄參寥解釋: 《寄參寥》是宋代陳師道所作的一首詩詞。該詩表達了詩人對于追求心靈自由和修行的向往,以及對友誼和時光流轉的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平生西方愿,擺落區中緣。
惟於世外人,相從可忘年。
道人贊公徒,相識幾生前。
早作步兵語,晚參云門禪。
舍策孤山下,一室頗蕭然。
林昏出幽磬,竹杪橫疏煙。
昨日寄書至,坐想參寥泉。
此泉如此公,遇物作清妍。
一別今幾時,綠首成白顛。
子亦憐我老,我豈要子憐。
會逢萬里風,一系五湖船。
酌我巖下水,咽子山中篇。
詩意和賞析:
《寄參寥》表達了詩人對于追求寧靜自由的向往和對友誼的珍視。詩人平生以追求心靈的西方(指追求心靈的自由)為愿望,將世俗的紛擾擺落一旁,與那些能夠忘卻歲月的世外人相伴。詩人贊頌了公(可能指朋友或知己)是他的同道,相識之前就像早年的步兵一樣辭章滿紙,晚年則如參禪云門一般靜心修行。
詩人離開喧囂的世界,舍去了名利,來到孤山下的一間室中,環境清幽寧靜。在黃昏時分,林中傳出幽幽的磬聲,竹林間飄散著淡淡的煙霧。昨天收到了朋友寄來的信,坐在那里,想起了參寥泉,泉水如此清澈明凈,感受到了它所散發的清雅之美。
詩中表達了離別的思念之情,詩人思忖著自己與友人分別已有多久,頭發已經由黑轉白。詩人雖然知道朋友也關心自己的老去,但他并不需要朋友的憐憫。只要有緣,無論風雨多么艱險,他們都能相聚。詩人在山下倒飲著山泉,感受著山林的靜謐,默默地品味著山中的景色。
《寄參寥》以簡潔的語言、深入的思考和細膩的描寫,表達了對內心自由和友情的向往,以及對歲月流轉的思考。通過自然山水的描繪和人生境遇的反思,詩人展示了對于心靈追求和真摯情感的追尋,使讀者在平靜中感受到一種深深的寧靜與溫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