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無斁 / 作者:陳師道 |
敬問晁夫子,官池幾許深。
已應飛鳥下,復作臥龍吟。
待我中痾愈,同君把臂臨。
泥涂無去馬,夏木有來禽。
|
|
寄無斁解釋: 《寄無斁》是宋代陳師道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是:
寄無斁
我敬請問晁夫子,官池有多深?
已經有飛鳥降落,又有躺臥的龍在吟唱。
等我病愈之后,與你一同伸臂相擁。
泥涂上的馬不會離開,夏天的樹上有鳥兒歸來。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晁公溯(晁端禮)的敬意和思念之情。晁公溯是陳師道的朋友,也是一位文人。詩中,陳師道敬問晁夫子官池的深度,這里的官池可能指的是晁公溯的住所。他說已經有飛鳥落在那里,意味著有人曾到晁公溯的住所拜訪過。接著,他提到有一條龍躺臥在那里吟唱,象征著晁公溯的才華和魅力。作者希望在自己病愈之后,與晁公溯再次相聚,共同分享友誼和文學之樂。最后,作者用泥涂上的馬和夏天的樹上歸來的鳥兒來象征著友情的堅固和持久。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友情的珍視和對晁公溯的敬慕之情。通過對官池、飛鳥、躺臥的龍、泥涂上的馬和夏木上的禽的描繪,詩詞營造出一種寧靜、深沉的氛圍。作者用樸實的語言和意象,展現了他對友誼和情感的真摯表達,同時也傳遞了對友誼長久持久的期盼。這首詩詞以簡潔、含蓄的方式表達了作者的情感,給人以思索和共鳴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