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拱翠亭 / 作者:陳師道 |
千年茅竹蔽幽奇,一日堂成四海知。
便有文公來作記,尚須吾輩與題詩。
至人但有經行處,寶蓋仍存朽老枝。
能事向來非促迫,經年安得便嫌遲。
|
|
拱翠亭解釋: 《拱翠亭》是宋代詩人陳師道所作,這首詩以茅竹蔽幽奇的拱翠亭為題材,描述了亭子的建成和來訪者留下詩文的情景。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分析:
中文譯文:
千年茅竹蔽幽奇,
一日堂成四海知。
便有文公來作記,
尚須吾輩與題詩。
至人但有經行處,
寶蓋仍存朽老枝。
能事向來非促迫,
經年安得便嫌遲。
詩意:
這首詩以拱翠亭為背景,表達了陳師道對亭子的喜悅和對文人雅士留下詩文的期望。茅竹茂盛的拱翠亭已經存在了千年,但只用了一天就建成了,這個消息傳遍了四海。陳師道說,當亭子剛建好時,就有文公前來留下紀念,而我們這些后來者也應該留下自己的詩文。至高無上的人物只需在亭中有所領悟之處,就能在亭內留下寶貴的詩篇,即使亭子已經有些朽敗,但這些詩篇仍然存在,永遠不會消逝。真正的才華和事業從來都不受時間的緊迫限制,經過歲月的積淀,反而更顯珍貴。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現了拱翠亭的壯麗和文人雅士留下詩文的情景。通過對亭子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古老文化和才華留存的敬仰和推崇。拱翠亭作為一個歷經千年的茅竹亭子,仍然引起了廣泛的關注,顯示了其獨特的價值和吸引力。詩人通過“文公”這個形象,強調了文人雅士的重要性,他們的到來和留下的詩篇使得亭子更加有意義和珍貴。詩中的“至人”指的是真正有才情的人,他們只需在亭中找到一處靈感激發之處,就能創作出珍貴的詩篇,這種才華不受時間限制,超越了亭子的衰老。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詩人的情感和對文化傳承的思考,給人留下深思的余地。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拱翠亭的描繪,表達了對古老文化和才華的敬仰,并呼喚后來者留下自己的詩篇。同時也傳遞了時間無法抹滅真正才情的思想,展示了詩人對文化傳承的思考和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