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觸目 / 作者:陳師道 |
溪響饑魚食,川明柱影斜。
驚禽穿密竹,噪鵲立浮查。
谷暗山藏雨,林喧雀啅蛇。
鄉閭等行路,何向更為家。
|
|
觸目解釋: 《觸目》是宋代陳師道的一首詩詞。這首詩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描繪細膩的圖景和生動的動物形象,表達了作者對家鄉的思念之情。
詩中首先描述了溪水的聲音,描繪了它清脆悅耳的聲響,仿佛在描述饑餓的魚兒在溪水中覓食的景象。接著,詩人通過描寫川流中的柱影斜斜,展示了川水明亮的景象。
然后,詩人描繪了一幅驚鳥穿越茂密竹林的畫面,烘托出竹林的幽靜和鳥兒的靈動。噪鵲立在空中似乎在尋找什么,增添了一絲喧囂和活力。
接下來,詩人用谷暗山藏雨來形容山谷的陰暗和雨水的收藏,用林喧雀啅蛇來描繪樹林中鳥鳴和蛇的嘶咬聲,給人以生動的景象。
最后兩句"鄉閭等行路,何向更為家"表達了作者對家鄉的思念之情。鄉閭指的是鄉村的道路,詩人問道:在這樣美麗的自然景色中,無論何處行走,何方才能稱作家鄉呢?
整首詩以自然景色的描繪為主線,通過細膩的形象描寫展示了作者的情感和思鄉之情。讀者在閱讀中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麗和詩人對家鄉的思念之情,同時也能夠體味到陳師道獨特的寫景技巧和對細節的關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