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鹿鳴宴 / 作者:蘇軾 |
連騎匆匆畫鼓喧,喜君新奪錦標還。
金罍浮菊催開宴,紅蕊將春待入關。
他日曾陪探禹穴,白頭重見賦南山。
何時共樂升平事,風月笙簫一夜間。
|
|
鹿鳴宴解釋:
《鹿鳴宴》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連騎匆匆畫鼓喧,
喜君新奪錦標還。
金罍浮菊催開宴,
紅蕊將春待入關。
他日曾陪探禹穴,
白頭重見賦南山。
何時共樂升平事,
風月笙簫一夜間。
詩意:
這首詩以宴會的場景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獲得成就的喜悅和對國家安定繁榮的期盼。詩中通過描繪騎兵匆匆歸來、擊鼓歡呼的場景,表達了友人新獲得錦標的喜悅之情。金罍中浮起菊花,象征著豐收的喜悅,菊花是秋季的象征,也預示著春天即將到來。紅蕊即指花蕊,將春待入關表示春天即將到來,也隱喻國家將迎來安定與繁榮的景象。詩人回憶起曾經和友人一同游歷的經歷,希望能夠再次共同賦詩、賞山水,表達了對友人的思念和對美好未來的向往。
賞析:
《鹿鳴宴》以宴會為背景,通過描繪歡樂的場景和寄托對友人和國家的美好祝愿,展現了詩人豪情萬丈的情感。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給人以生動的感覺。描繪了騎兵匆匆歸來、擊鼓喧鬧的場景,展現了喜悅和活力。金罍中浮起菊花,寓意著豐收和美好的未來。紅蕊將春待入關,表達了對國家繁榮昌盛的期待。詩人通過回憶曾經與友人一同游歷的經歷,表達了對友情和美好時光的懷念,同時也表達了對未來共同創造美好事物的向往。整首詩詞意境明快,情感真摯,展現了蘇軾豁達樂觀、熱愛生活的個性特點,同時也體現了對國家和社會的關切和期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