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道士錢泠然尋澗水源 / 作者:陳師道 |
曉領黃冠子,步尋東澗源。
拖筇探清淺,垂手弄潺湲。
岸閣殘花片,槎留舊漲痕。
鳳潛丹穴邃,龍臥古潭渾。
修竹青垂蔭,長蘿翠可捫。
忽驚穿藥圃,不覺到云根。
嶝外看飛鳥,崖邊見飲猿。
援琴寫山水,布席坐蘭蓀。
白石支棋局,青沙藉酒尊。
醉歌歸路穩,洞口月黃昏。
|
|
同道士錢泠然尋澗水源解釋: 同道士錢泠然尋澗水源
曉領黃冠子,步尋東澗源。
拖筇探清淺,垂手弄潺湲。
岸閣殘花片,槎留舊漲痕。
鳳潛丹穴邃,龍臥古潭渾。
修竹青垂蔭,長蘿翠可捫。
忽驚穿藥圃,不覺到云根。
嶝外看飛鳥,崖邊見飲猿。
援琴寫山水,布席坐蘭蓀。
白石支棋局,青沙藉酒尊。
醉歌歸路穩,洞口月黃昏。
這首詩詞《同道士錢泠然尋澗水源》出自宋代詩人陳師道之手。這首詩詞以描繪作者與道士錢泠然一同尋找澗水源的經歷為主題。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表達了作者對自然景色的感悟和對友誼的珍視。
詩中首先描述了清晨,作者戴著黃色帽子,踏著腳步尋找東澗的水源。他用手拖著竹桿,感受著清澈的水流,手在水中輕輕漩渦。岸邊的閣榭上殘留著凋謝的花瓣,澗水中還留有漲潮的痕跡。鳳凰潛藏在深邃的丹穴中,龍蟄伏于古老的湖泊中。
接下來,描繪了修竹青翠垂蔭,蔓藤長長地垂掛下來。忽然,驚動了藥圃中的鳥,而作者卻不知不覺來到了云根之間。他在山崖外看到飛翔的鳥兒,在崖邊看到飲水的猿猴。他拿起琴寫下山水之景,鋪設席子坐在蘭蓀之上。
最后,白色的石頭上支起棋局,青沙之上放置著酒尊。醉醺醺地唱歌,平穩地踏上歸途,在洞口,月色將黃昏照亮。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表達情感,展示了作者對自然的熱愛和對友誼的珍視。通過細致入微的描寫,詩中呈現出山水之美和人與自然的交融。作者通過與道士的共同尋找水源之旅,表達了對友誼的贊美和對生命的思考。整首詩詞流暢自然,意境深遠,給人以靜謐舒適之感,讀者在閱讀中可以與自然共鳴,感受到山水之間的寧靜和友情之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