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住雁 / 作者:陳師道 |
斷岸通橫水,枯荷著早霜。
一陂堪度歲,數雁不成行。
市遠無繒繳,年豐足稻粱。
中原有佳氣,不必到衡陽。
|
|
住雁解釋: 《住雁》是宋代詩人陳師道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一幅秋景圖景,通過幾個意象展示了作者對自然景色的感受和對生活的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
斷岸通橫水,
枯荷著早霜。
一陂堪度歲,
數雁不成行。
市遠無繒繳,
年豐足稻粱。
中原有佳氣,
不必到衡陽。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的意境主要圍繞著湖泊、枯荷和雁群展開,展示了秋天的景色和生活的變遷。
首先,詩中描述了湖泊的景色。詩句“斷岸通橫水”描繪了湖岸斷裂的景象,湖水在岸邊之間流淌。這個意象給人以自然景色的感受,同時也可能象征著人生中的變動和不穩定。
其次,詩中提到了枯荷著早霜。枯荷代表了秋天的凋零和衰敗,霜則暗示著寒冷的季節。這一景象給人以寂靜和凄涼之感,也可視作歲月流轉中的無常和離別之象征。
接著,詩中描述了雁群的情景。詩句“一陂堪度歲,數雁不成行”意味著雁群無法成行,可能是受到某種力量或環境的限制。這揭示了自然界中存在的一種秩序和規律,也暗示了人生中可能會遭遇到的困難和挑戰。
詩的后半部分,作者提到了市場遠離,沒有絲綢和纖維可供交易,但年景豐收,糧食充足。這反映了社會經濟的狀況,同時也表達了一種富足和安寧的生活狀態。
最后兩句“中原有佳氣,不必到衡陽”,表明中原地區已經有了好的氣候,無需去到衡陽地區(南方地區)尋求更好的氣候。這可以理解為對家鄉的熱愛和對家園的眷戀,也傳遞了一種寧靜和滿足的情感。
總的來說,這首《住雁》通過自然景色和生活細節,展示了詩人對于秋天景色的感悟和對生活的思考。盡管描繪了一些凄涼和困難的情景,但整體上透露出一種富足、寧靜和滿足的情感。這首詩通過簡潔的語言和意象的運用,讓讀者在感受自然之美的同時,也引發了對人生和社會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