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蘭花(汝陰湖上同東坡用六一韻) / 作者:陳師道 |
湖平木落搖空闊。
葉底流泉鳴復咽,酒邊清漏往時同,花里朱弦纖手抹。
風光過手春冰滑。
十事違人常七八。
不將白發并黃花,擬下清流攬明月。
|
|
木蘭花(汝陰湖上同東坡用六一韻)解釋: 詩詞《木蘭花(汝陰湖上同東坡用六一韻)》是宋代陳師道所作,下面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湖面平靜,木葉飄零搖曳在廣闊的空曠中。
葉底的溪水在低聲流淌并回響,如同在嘆息。
酒旁的清漏與往昔一同流淌,花叢中,纖細的手輕輕撫摸著朱弦。
風景從指間流逝,如春天的冰一樣滑動。
許多事情違背了人的意愿,經常是七八分不如意。
不愿將白發和黃花一同拿起,只希望擁抱清流中明亮的月光。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湖泊旁的景色,以及詩人對時光流轉、人事變遷的思考。詩中的木蘭花象征著寥廓的自然環境,湖平靜如鏡,空曠而廣闊,木葉隨風飄零搖曳,營造出一種寧靜而凄美的氛圍。
詩人借景抒懷,他在湖畔飲酒,旁邊的清漏聲與往昔相伴流淌,表達了對逝去時光的追思和懷念。在花叢中,纖細的手撫摸著朱弦,這里可能指的是詩人與伴侶的親昵之情。
詩中的“風光過手春冰滑”一句,形象地表達了時光的流逝,一切美好猶如指間流過的風景,猶如春天的冰一樣瞬息而逝。
接著,詩人抒發了對人生不盡如意的感慨,他說“十事違人常七八”,意味著人們常常會遭遇到七八分不如意的情況,事與愿違。
最后兩句“不將白發并黃花,擬下清流攬明月”,表達了詩人的心境和追求。他不愿將自己老去的白發和凋謝的黃花一同帶走,而是希望能夠擁抱清澈的流水,攬住明亮的月光。這里的白發和黃花可以被理解為衰老和凋謝的象征,而清流和明月則代表清澈、明亮和永恒的美好。
整首詩詞以湖泊的景色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抒發個人情感,表達了對時光的感慨、對美好的追求以及對生命的思考。它融合了對自然的贊美、對人生的思考和對情感的表達,展示了宋代文人的獨特情趣和對詩意的追求。 |
|